兵部尚书虽然说的好听,掌管天下兵事,但历朝历代,这军队都是皇帝最为重视的,因此军队的调动权。主要位置将领的任命大多都由皇帝亲自掌管。
因此大部分兵部尚书只是一个传声筒和高级执行官员。
而朱允炆年轻,没有军事经验,又刚登基,因此齐泰这兵部尚书的权力可是大的很,至少比洪武朝的那帮挂着兵部尚书印的吉祥物们权力大的多。
他力主耿炳文带兵,黄子澄再反对也没有办法。
但耿炳文失败后,黄子澄又开始推荐李景隆,齐泰没了反对的理由,建文方才让李景隆挂帅。
单从这一点上来看,网上那些说李景隆乃是“大明战神”,故意输给朱棣,就不符合逻辑。
削藩是黄子澄主持的,针对藩王们的决策可谓是心狠手辣,在朝事上说,他和燕王那是没有杀父之仇胜似杀父之仇的敌人。
而燕王靖难,打的是“诛奸臣,清君侧”的旗号,也就说,他燕王要干死的不是建文,而是黄子澄等人。
黄子澄就算再傻,也不可能推荐一个可能和朱棣暗通曲款的李景隆挂帅平贼。
更不可能接二连三的推荐。
眼见得齐泰拉着方孝孺那副炫耀的嘴脸,黄子澄满肚子火气无处发泄。
好嘛,这本就是咱俩的事,你却拉他来助阵气我!
最过分的是,你刚刚还称呼我黄公,转脸拉了方孝孺,又叫我子澄兄!
当下什么话也不说,直接将门关上,盘腿坐在地上,背冲着俩人:“既然如此,德公...尚礼兄直接上奏陛下便是,老朽如今乃是获罪之人,岂能妄论朝事?”
“你这...”齐泰见这老小子耍横,也来了脾气:“陛下那里,老夫自当为子澄兄辨明。”
“不用劳烦尚礼兄,老朽自会上书请罪!”黄子澄头也不回,胡子气的发抖。
“这,这...”方孝孺见俩人闹了起来,站在中间左右为难。
“既然如此,那本官就告辞了!”齐泰见他居然背着自己说话,火气也上来,他本就对黄子澄推荐李景隆不满,如今见他堂堂国之重臣,居然值此危难之际,不思为君父分忧,反倒是因为兵事问题与自己置气,当真是无理取闹。
齐泰也知道,黄子澄自己把自己关起来乃是以退为进,以皇帝的性子和对他的信任,绝对不会治罪,反而会主动宽慰。
这也是为什么进来之后就不提这茬的原因。
此时见他铁了心要无理取闹,也不再理会,袖子一挥:“希直,国事为重,与老夫一起面见陛下。”
“是...”方孝孺那叫一个开心啊,齐泰叫着自己一起去,那可是认可自己有治国的能力啊,也就是说自己心心念念的推行井田制很有希望了!
一生的抱负终于要实现,方孝孺哪里还管黄子澄要干什么,连告辞的礼节都不拜了,转身跟着齐泰走出监牢。
“你们!”黄子澄那叫一个生气:连他个进士都不是,臭教书的也敢如此对待自己!
“黄公...”张力大着胆子凑过来。
“滚!”气急败坏的黄子澄没了往日的探花风度,怒喝一声,把张力吓的头也不回的跑出去。
良久,现场吃瓜吃的有点撑的王凡侧着身子,嘴里叼根稻草,一面抓虱子,一面看着黄子澄道:“黄公啊...德公刚刚走的时候,连子澄兄都不愿意叫一声...”
“你!”黄子澄转头怒目瞪他,王凡才不害怕,反倒是捂着肚子哈哈大笑。
“笑死我了!”王凡真的是被这一场建文朝顶级文官们表演的“爱恨情仇”大戏笑的肚子疼。
难怪能帮着朱允炆把一手的好牌打的稀巴烂,合着建文朝的文官们就是这么一群活宝。
“小天师,刚刚方孝孺那番话是你说的?”黄子澄咬牙切齿的看着在地上打滚的王凡,心里已经决定给皇帝上奏疏写什么好了。
“你觉得呢?”王凡擦了擦眼泪,这瓜吃的真是太开心了。
大明公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