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官兵将望北楼团团围住,里三层外三层,闯王插翅难飞,带来的亲随也都被射杀,幸得李风岩相救,才逃出生天。
闯王当即感激涕零,一番死里逃生之后,酒意也早就消了,闯王何许人也!他见李风岩非但武功惊人不说,且相貌堂堂,仪表非凡,诚心拜服之余不由起了招揽之意,可闯王比之张自忠高明了何止一筹,他心知自己此时兵微将寡,若要招人至麾下,定要封官许愿一番,可此时自己若说出跟了我,以后封你做万户侯这样的话,平白让人轻视不说,定然还会让人笑掉大牙,谁会相信一个穷途末路的反贼许下的承诺?
闯王打定主意,当下收拾心情道:“阁下救命之恩,没齿难忘。只是在下是朝廷捉拿的反贼,阁下日后切记要小心才是。”
李风岩转身望向远处,背对着闯王道:“朝廷拿不住我,我听你酒后吐真言,言语之中多有忧苦万民之心,我希望你日后无论做贼还是为官,都能多为百姓考虑。好了,此处距丽景门十七里,你自去寻你的属下,李某告辞。”
闯王闻言,心念电转,忙道:“阁下姓李?你我竟是同宗,看来此乃天意,是上天有意让你我二人相遇。”
李风岩苦笑,无奈摇了摇头。
闯王又道:“如蒙不弃,在下愿与阁下结拜为兄弟,从此肝胆相照,福祸相依。”
其实李风岩心中也颇为欣赏闯王的为人,他素闻闯王起义多次,竟与百姓秋毫无犯,因此在民间名声极好。只是与闯王一旦有了瓜葛,则表示与朝廷作对,自己身为上清宫首座,干系重大,不得不慎。
闯王见李风岩沉默不语,便已将他心事猜了个七七八八,只听他一摆手,“嘿”然一笑道:“阁下不必为难,无论阁下如何看待李某,李某都始终拿你作了兄弟,日后无论发生任何事,李某绝不会牵连到兄弟。”说罢竟自顾自向天上拜了一拜,又转身对着李风岩深施一礼,道了句:“兄弟多多保重,后会有期。”便大踏步离去。
李风岩目送闯王良久,心中五味杂陈。
此后数年间,闯王便没了音讯,直到崇祯十二年,闯王出山,劫官仓,济百姓,远近饥民群起响应,一呼百万,此次非比往常,闯军迅速壮大,不消半年,大明整个西北已半数归了李闯。
又两年,上清宫宫门之前,一人奉上拜贴,拜贴纯金打造,金光灿灿,上书: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敬拜贤弟讳风岩。
闯王亲率三千甲士上山恳请李风岩下山辅佐,还未得允准,并已晓谕三军,加封李风岩为制将军,统略中营。
彼时大明上下已一派日暮穷途之气象,连年灾害,饥民遍野,李风岩这次没有犹豫,毅然下山投身到义军之中。
三禅师听闻李风岩已不在上清,互相对视一眼,灵慧长叹一声道:“如此说来,作为中原武林泰斗的贵派,难逃此劫了。”
说罢三禅师双手合十,一齐诵道:“阿弥陀佛。”
张风怡不明其意,却也知道青灯寺“灵”字辈三位禅师不远万里,深夜上山定然非同小可,于是说道:“敝派事务,现由家师主持,弟子现在就去通报。”
灵智道:“尊师是?”张风怡道:“家师玄徽真人。”灵慧双眉一轩,道:“如此有劳檀越。”
张风怡拱手离去。
那灵慧在堂上踱来踱去,显得极是不耐,过不多时,有两个脚步声响起,张风怡当先一步,躬身说道:“三位禅师久等了,家师在此。”说罢侧身一让,玄徽头挽道髻,轻衫白衣卓立堂前。
三禅师忙起身合十诵道:“阿弥陀佛。”灵慧又道:“老衲等三人得睹真人风采,大慰平生。”
玄徽忙还了一礼,连道不敢,又道:“贫道方才已从弟子口中得知三位禅师所为何来,即是兹事体大,贫道素来疏懒,不敢妄作决断,还是劳三位禅师亲自去说与掌教师兄,由他一言而决为好。”
三禅师闻言大喜,当下便在张风怡与玄徽二人陪同之下径往南玄坐关之处而去。
逐夷平江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