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一凡这边,从紫禁城回家之后,就已经有人在等着了。
是负责玻璃厂的郑敬学,带着一堆账册给张一凡汇报玻璃厂的情况。
不止是因为张一凡是大股东,所以他这么积极,还因为张一凡当初还分了股份给他,更因为他爹出任新设行省的按察使,如此种种可都是因为张一凡。
张一凡听说是他在等着自己,倒也没有退掉,直接去书房接见了他。
一年半左右没见了,再见之时,郑敬学又恭敬了几分,用非常认真的态度给张一凡禀告,哪怕有些禀告的内容,在之前就有传信去北平过,他也还是禀告地很详细。
总的来说,玻璃厂远超他们所想象地赚钱。
京师的有钱人是真多,哪怕玻璃制品的定价很高,按奢侈品的概念来定价,依旧非常畅销,想要买,都是要排队的。
有几次,都想开分厂,想扩大产能,不过最终都被大股东这边,也就是张一凡给否了。
事实上,张一凡对玻璃赚钱这个事情,看得并不重。
玻璃厂的股东里面,有太子和藩王驸马,他们带头使用玻璃之下,其他达官贵人要不仿效就怪了。
此时的张一凡,倒是关心其他事情。这不,就听他问郑敬学道:“我之前书信给你的那些玻璃器皿,可都有做出来?”
一听这话,郑敬学连忙回答道:“驸马爷放心,此次过来,就是要给驸马爷看的。”
说着,他便打开了他带来的一个大盒子,送到了张一凡的面前,顺便还掀开了盖子。
就见大盒子里面,该是还有一层架子,垫着丝绸,上面放着一些玻璃器皿。
张一凡看到,首先便拿了一根细棍看,这就是他要求的水银温度计了。
以结冰为0点刻度,煮开沸腾的水为100度,然后平均刻画,这便是温度计了。
张一凡看了下这个温度计,发现显示温度是十五度多,就他自己的感觉来说,应该大差不差。
这个温度计,肯定还有改进的空间,但是大概上,应该也能用了。
看了一会之后,他就放下温度计,接着去看其他的内容。包括用皮制而成的吸管,刻有体积的烧杯等等,确实都是已经做出来的了。
看到张一凡在仔细地看这些玻璃器皿,郑敬学在边上开口说道:“就成本来说,这些东西比我们卖出去的那些都要贵。”
张一凡听了,知道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便一边看,一边回答道:“这些以后都是教学用具,不能当奢侈品卖的,微利便可。另外,还要想法子继续改进,也要想法子降低成本。我的新学中,这些玻璃器皿可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说到这里,他也有点头疼。不管是物理实验还是化学实验,除了玻璃之外,还有橡胶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是,如今的橡胶,还都在南美洲!至少几年内都不要想这个橡胶的事情。
这时候的南美洲,殖民者应该都还没去,还都是印第安人的时代吧!
要不,怂恿几个王爷过去,至少印第安人看着也长得差不多,不像西夷那样大的区别。教化他们,也是教化世人,同样是儒家的信念之一,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思绪飘了一会,张一凡又回过神来,暂时不去想这些远的。在了解过玻璃厂这边的情况之后,他便开始关心他在柳家村的别院。
那个别院,从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事先设计了书院的功能,有一部分实验室的。
张一凡决定,明天准备过去看看,如果没问题的话,可以把他现在这批学生安置到柳家村那边去,顺便还能去别院小住。
结果没想到,都还没到傍晚呢,东宫那边传来消息,让他一家人过去聚餐。
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