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全都是想法,到底要怎么做,却都还说不出来。也就是说,力的转换这块,他们还没什么想法。包括昨天表现比较好的王权和张红桥都是。
对此,张一凡等他们都说完,现场没有人再说想法的时候,他才开口说道:“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天马行空的,很多都出乎了我的意料。不过,我这里要提醒大家一点,也就是昨天我所说的,凡事,要有理有据,要有条理地推出你们的结论,具备可行性,如此做事才是行之有效的。”
他一开口,庭院里自然又安静了下来。听到他说完这话之后,王权举手,得到允许之后站起来请教道:“恩师,学生愚钝,可否举个例子?”
张一凡听了,点点头,当即回答道:“可以,我们就继续昨天的课题来说好了。水的形态和蒸汽的形态是不一样的,取决于受热温度的多少而有转变。昨天看到的,是蒸汽会逃出来,然后力道又变弱,然后如此反复。你们中有的人还说了,都烧干了几壶水。那么问题来了,我可以不可以只是一壶水而已,却可以一直产生这个力道呢?”
问出话之后,他也不问他的学生,而是继续说道:“我观察到,水和气其实是可以转化的,这一点,不知道你们平时有没有注意?但温度冷下来的时候,气又是能重新变回水的。这个过程,叫做冷凝。气减少了,力道自然就弱了。随后加热,气又多了,力道就强了。这个过程的推导,就是基于现实为基础的推导,这便是有条理的推导了。”
说完之后,他看向王权道:“接下来,怎么利用这个力道,利用冷热原理来做事,这便是今天的课题,你们下课之后回去想想。做出一个什么样的装置,可以实现这个想法?”
听到这话,王权等人,都是若有所思的样子,没有什么人说话。
张一凡看着他们,提醒他们道:“你们也不能只听我怎么说,就觉得都对,我可以告诉你们,说不定我有什么地方是说错的,希望你们能发现。而最好的做法呢,不是坐在那里想,而是试着去动手试试,验证下我说得,到底是不是对的?我的学问,是非常强调动手能力的。自己亲自动手去做,事实胜于雄辩。”
“存在即合理,对于存在的想象,要进行总结,然后去验证自己的总结,如此得到的结论,才是正确的结论,至少是你动手条件下得出来的正确结论。这便是做事的方法,寻求真理的方法,希望你们以后都要牢记这一点。”
华夏自古以来,包括诸子百家的学说,大部分都是哲学,就是想出来的。而基于逻辑学的科学一道,往往会被忽略,至少是没有一个体系。
这是做事的方式,格物正确的打开方式。张一凡说出来,就是希望他们能这么去做。
而不是像后世那样,比如王阳明这样有大学问的人,年轻时候格物,坐在山洞里一动不动地格物,结果还把自己格出了病却没有所得。
此时,张一凡用非常郑重地语气,说出这番话来之后,庭院里的人全都没说话,仔细体会着他的话,显然很重视。
看着他们,张一凡又想起什么,便接着开口说道:“还有一点,我的新学一道,重于实验,重于推理,因此光靠自己一个人,其实是比较难完成自己推论的证明。我建议,必要的话,是需要有人帮忙打下手,或者分工合作的。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忽然想起来,罗贯中同学还在香山县呢,他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也还没有流行开,三国的故事,知道的人还不多。自己这个俗语,怕是说早了。
于是,张一凡便连忙补救道:“志同道合的一起分工合作,会是一种不错的模式。如果怕别人知道,藏着掖着,说实话,说不定自己以为是宝的东西,却是别人已经弃之不用的。除了个别人之外,我建议你们还是组队合作的好。”
“当然,等这一课之后,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书面报告我,由我来审核,如果觉得有意思,我可以给你们指点,让你们有差不多想法的一起做。现在最重要的,是你们根据我所说的,去验证和推导下一步做法。”
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