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却是要自保。
大概让关三郎跟苟家的管事谈了一下。
做成了一笔三百石粮食的小买卖。
杨夫子也答应了来安那边不许进城的要求。
三百石粮食虽说不多,但也能勉强应付流民一天所需了。
而且关三郎这边依着杨夫子的要求,还跟苟家做了后续的买卖。
苟家继续筹集船只、粮食。
两三天之后,在长江交易,价格也给加了倍。
看着来安河中肩扛车载一路过来的小船下水。
杨博又松了一口气,但心里的压力不减。
接下来的渡江才是关键。
长江不比淮河,十八万人渡江,弄不好就得几天的时间。
如果来安苟氏真能弄到大一点的船只,那双倍的价码也就不白花了。
来安距建康府的直线距离,恐怕也就百十公里。
但要沿河而下,路途也就远了。
来安河跟长江的交汇处在真州、六合附近。
那里可是金贼的控制区。
过江就是黄天荡,如果进入的时机不合适。
很可能会遭遇完颜挞懒的东路军分支主力。
杨夫子麾下甲士,看上去很强。
真正打起来,恐怕就是一地鸡毛了。
自来安河开始,就算是进入江北的水网区了。
或许可以遮蔽金贼骑兵。
一旦黄天荡那边先于杨夫子渡江开战。
那扑奔黄天荡的人马,就是完颜挞懒的死敌,不是水网能够遮蔽的。
过江之后,据老灌河旧河道而守,杨夫子还敢浪战一番。
在江北被阻击,那几乎就是绝地了。
黄天荡具体开战的时间,杨博不清楚。
即便史料有记载,也不敢照着日子到达。
谁知道他脑中的史料,经过多少轮的修饰?
靖康之后的史料,尤其是宋史,修饰的太多太多。
照着史料来,弄不好就是去送人头。
至于金史,吹的也厉害。
金兀术四千人,在大江之上战败韩世忠的八千人船队。
扯得也是没边没沿。
水战,无论金蒙,南宋小朝廷都是不怵的。
而且大多时候都是战胜方。
韩世忠能在黄天荡拦住金兀术,就是很好的战例。
一个修饰的厉害,一个吹的厉害。
具体做法还得按照实际情况来定。
行军要加速,渡江的地点要选择,杨博又独自开始了烧脑。
只是思来想去,也只有愣去一条。
没什么现实依据,情报也不准确。
只能直愣愣的扑奔大江而去了,这次可真是树叶过江了。
夫子霸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