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安顿,就得有财源,带人劫掠,杨夫子还是匪首杨某。
金兀术搜山检海的宝船,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
宝船,必须要弄到一部分。
才能帮助十八万人在江南安家落户。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想着一路走来,被历史的车轮推着。
看似抉择不少,但一步步走的,却好像是已经规划好的路线。
如果心有猛虎,踏在这里,就会是另一种场景。
如今的江淮,千里凋敝、悉为榛莽,正是最好的帝王地。
但赵宋气数未尽,内斗士大夫们最是精擅。
一旦被金贼所趁,那就是千古罪人。
“着甲!”
吩咐一声之后,女书史跟金三娘,就将宝相麒麟甲给杨博穿戴上了。
适应了布甲之后,杨夫子就换了甲胄,每天也是着甲而行。
十几天下来,虽说累的跟狗一样。
但体力也涨了一大截,身材也充实了一点。
流民之中有森严的饮食等阶,杨夫子自然不在此列。
出发之前,金三娘弄了两大袋马肉干,这才是杨夫子的主食。
上下尊卑、奴婢妻妾,这样的糟粕,杨夫子还是喜欢的。
“小夫子说的真好,万般皆是命,让三娘遇上了小夫子。”
听着金三娘家传的捧功,杨博微笑以对。
相较于女书史常平,金三娘更适合带在身边,起码每天能说笑上几句。
而女书史自南渡开始,就跟好战友大黑驴一样。
总是闭口不言,听吩咐行动。
“三娘一路受累了,嘱咐下去,过招信县的时候,让执斧甲士在前。”
勉励了金三娘一句,得到了甜甜的笑意之后。
杨博又下了一道命令,只怕刘位不是个安分的。
看到杨夫子的人马,想要并伙。
前军的甲士,除了金三娘的长枪甲士不动。
后期拣选的甲士,每天两千人,都要走在最前列。
这批人一是做警戒、肉盾。
二是杨博要调整他们的队列。
行军也可以掺进军训的项目。
队列齐整,自有杀气弥散。
十几天下来,前军甲士的步伐队列,也是可圈可点。
杨夫子的临阵磨枪功夫,也是有经验积累的。
顺利渡过淮水之后,与杨夫子的预估略有不同。
精锐甲士在前,吓住了招信县跟附近的横山寨。
派人过去交流,两方都是闭门不应。
虽说想从招信县弄些粮食,但杨夫子也不敢打进城去。
人家闭门不出,叫门不应。
杨夫子也只能悻悻然,带着大队人马奔来安县而去。
来安为淮右壮邑,南北交接之地。
来安河沟通长江,官府驿道贯县而过。
与招信县闭门待客不同,关三郎的探马去过来安县之后。
那边的县令不知去向,但城中大户却派人来了。
来安苟氏是城中大户,自宋初延续至今。
得益于淮西的丘陵地带。
自招信县以南的地方,都没有被金贼肆虐过。
也得益于依丘陵而建的一些堡寨,让金贼望而却步。
与西北的堡寨相比,淮西这边只能算是猴版。
虽说打着寨栅、坞堡、堡寨的名号。
但与西北可以硬抗正规军不同。
一旦精兵强袭,这些堡寨必破。
对于金贼骑兵而言,这些小城小寨,确实如同鸡肋一般。
打下来不仅会有死伤,劫掠的东西也不多。
小城来安,筑于山坡之上,因而也就逃过一劫。
来安苟氏前来,既算是劳军,也算是做买卖。
夫子霸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