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着急,平哥儿,将咱们的褡裢拿进来。”
支使了女书史,去拿关系生命的褡裢。
杨博起身,帮着金三娘接下怀里的长枪、马槊。
并顺手将自己看好的马槊拿在了手里。
果然合眼缘的兵器就是顺手。
马槊在手,心里感觉比拿着唐大刀踏实多了。
马槊的漆杆应该如金三娘所说,是近些年重修的。
槊杆中间位置缠绕的防滑丝绦还是崭新的,漆面也光滑如镜。
看槊杆像是仪仗兵器,但槊头却是实实在在的战场杀器。
刚刚骑驴战金贼,如果有这杆短马槊在手。
右臂就不会疼痛难耐了,破甲对马槊来说轻而易举。
只是这玩意儿也属于战场上撒手没的兵刃。
尤其是骑兵对战的时候,不可能捅上去再拔出来的,没机会、也没时间。
想到了骑战,杨博对于手中的马槊兴致也不是那么高了。
自己去骑战?
这个就有些玩笑了。
杨夫子觉得骑战杀敌,不如自己的言破万军。
跟寨主金三娘,收拾、挑选兵器的时间。
女书史常平那边,也搭着皮褡裢回来了。
将短马槊倚在桌旁,杨夫子顺手接了皮褡裢。
入手沉重,他不由的看了一眼女书史,力气倒是不小。
翻开褡裢看了一下,里面除了衣物、书籍。
尺许方圆的锅盔还有六个半,再有就是一个个小皮袋。
拿起吃剩的半个锅盔看了一下,没有气泡是死面做的。
硬的如同石块,算是很不错的干粮。
“平哥儿,饿了。
弄点下来祭一祭五脏庙。”
将半块锅盔递给女书史。
杨博顺手打开了一个小皮袋,里面装的不是金银,而是大半袋的黑豆。
思忖了一下,杨博就知道了,这是好战友大黑驴的营养品。
找不到草料的时候,也能让好战友顶上几天。
看到一袋袋的黑豆,大黑驴的高大威猛,也就有了出处。
从小被黑豆喂大的驴,自然要高大威猛。
金六郎的眼神不错。
这样油光水滑的大黑驴,还真的只有世家大族养的起。
别看弘农杨在买书僮跟宝剑上抠抠搜搜,但龙池杨家还是有些家资的。
不说别的,单是伯祖杨时夫子,二十年宦途,积攒的银钱就不在少数。
两宋善待文人,薪资水平很高,而且还有合法的公款消费。
省着点花销,一年积攒几百两银子、几万钱,很容易的。
抠抠搜搜,只是家风使然。
还有就是这次出来,杨博小夫子带的银钱着实不多。
杨博这边翻看家底,两女也没闲着。
心中的男神要吃东西,这么贴近生活的接触。
让寨主金三娘,陶陶然加入了女书史的行列。
死面锅盔是主仆二人一路走来,一直带着的干粮。
为了久存,烙的火候本就不小。
北行路上坐船,又多少沾了点潮气,既有硬度还有韧性。
二指厚的锅盔,可不是那么容易掰碎的。
女书史几次伸手入怀,显然是在找至今仍插在驴股上的枪头。
金三娘见状,抓起倚在门口的峨眉斧,就‘哐哐’的造上了。
锤了好几下,死面锅盔除了掉下有限的几块碎片,依旧坚挺如初。
战斧如果抡圆了,肯定见效。
但是,金三娘在男神面前要保持体面。
再者粮食金贵,一下砸碎了,容易四溅。
金三娘停歇,女书史就收拾了一下碎片。
“小夫子,盔饼……”
在女书史不舍的眼神里,杨博接过了几块碎片。
夫子霸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