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道:“那就多谢王大伴的照顾了啊。”
王振就是王大伴,或者说王大伴就是王振。
其人早些年间为一颗读书种子来着,因此,他虽然此时是一个太监了,但却依旧保留住了一些读书人的气息。
朱祁镇想了想,大抵先帝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是让王振过来陪伴自己这个太子了吧。
瞧,一个温文尔雅的书生,得多适合去陪伴大明朝的太子成长啊。
只是,谁能想到,等到后来的时候,朱祁镇却是在王振的影响下,给做出了一些可谓是“上,愧对祖先,下,愧对后人”的事情了。
而那些事情,着实令绝大多数的人有所不适了。
“奴才不敢居功”,王振立即躲闪起了朱祁镇对自己的认可,“这都是太后的功劳。”
“试想,若是没有太后的安排,奴才又岂能带着主子爷回到此处来。”
“爷,休要高看奴才一眼了。”
待听闻了王振的这些话语后,朱祁镇又是看了一眼他。
怪不得他爹朱瞻基是会逐步提高了王振的地位呢,甚至于,都送到了太子身边。
原来,“深得我心”这四个字,王振可是拿捏得恰到好处啊。
永乐年间进宫,宣德年间上升。
而后,在未来的正统年间,其人更是攀登至了权力的高峰。
这可谓是整个大明朝的、宦官的人生榜样啊王振是大明的第一代专权宦官。
朱祁镇看了一眼王振。
他爹朱瞻基虽然是一个父亲,但同时,也是一个皇帝,所以,繁忙的日程就难免挤占了朱瞻基的时间。
从而,早先的几年里,时常陪伴朱祁镇的就是王振这个充满了书生气的太监。
甚至于,就连一些个关于为人处世的道理,都是由着这个太监告知了朱祁镇。
因此,在王振的影响下,朱祁镇在当了皇帝后所做出的的决策,大抵都是比较符合王振的意愿。
例如,发生在了正统十四年,或者说,明英宗第四次北伐期间的、令无数华夏儿女极度震惊、悲伤、愤怒的、败于瓦剌之手的,土木堡之变!
朕,朱祁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