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相比,结婚的时候没能穿上合意的婚礼礼服简直就不算个事儿。
张皇后问道,“那依万岁的意思,这三位妹妹要如何‘将就’才是个法子呢?”
朱由校斟酌了片刻,回道,“朕是觉得,这大婚的礼服,就不要再重新做了,让朕的姑母把她们大婚时做得那几套冠服借出来给三位妹妹穿一穿就得了,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女,又都是在宫中长大,身量能差到哪里去呢?”
明熹宗的姑母,自然指的就是荣昌公主朱轩媖与寿宁公主朱轩媁,她们成婚的时候,大明的财政倒还没有像天启朝一般捉襟见肘,制作得那几套婚服倒也很是体面。
朱由校心里想的是,这梅根王妃嫁给哈里王子的时候,她身上那套婚纱也才二十多万美元,英国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众,都尚且觉得梅根王妃太过奢靡。
何况大明仍然处于封建小农社会的历史阶段中,老百姓若是知道朱明皇室大婚的冠服动辄十几万两银子,那岂不是更加不愿意为大明打仗了?
十几万两银子什么概念?
关宁军的士兵纵使不吃不喝,都得再攒一个五千年才能攒到呢。
张皇后应了一声,道,“妾可以试试,三位妹妹们也不是不懂事的,万岁有难处,她们必定都能体谅兄长。”
朱由校点了点头,接着道,“还有就是陪嫁,朕觉得呐,这公主出阁,本来就已经是下嫁了,再陪出几千顷的地去,实在是太不值当了。”
“不如,咱们一家也效仿那民间百姓成亲的办法,亲戚朋友聚在一块儿,给新人包个红包凑份子。”
“朕想让宝珠去劝劝朕那个岳父老泰山,让他带个头,从朕赐给他的那五百顷庄田里拨出一些来给朕的妹妹们当陪嫁。”
“左右这勋贵们都住在北京城里,名下的田地都在北京附近,你送一点儿,我送一点儿,妹妹们照样嫁得风风光光的。”
朱由校这个省钱的法子也是根据晚明的实际情况想出来的。
明太祖为了防止外戚坐大专权,在大明开国之初便制定了一条规矩,驸马须从平民或低级官吏家庭中选取,而被选为驸马之人的家族,不能再出仕为官,已经做官的也得退休回家。
这样一来,许多世家大族、书香门第都不愿与皇家结亲,而皇室为了补偿公主,不但在其出嫁时给予丰厚的陪嫁,就连每年的岁银赏赐也往往多至几千两。
而大明亡国时,公主名下的庄田不是被大顺军给没收了,就是被清军给抢占了,譬如荣昌公主朱轩媖,清军入京后,曾声称要礼待明朝宗室,荣昌公主便希望清廷安置她,并派人去帮忙收受田租。
但实际上她在京中的十余所大房产都被清廷征做军队的居地,自己和子孙被赶回其驸马杨春元的老家固安县,昔日佃户亦恃强凌弱,拒不给租,反状告公主。
因此朱由校吸取历史教训,在大顺军和清军下手之前,抢先把勋贵的庄田都给物尽其用了。
反正这些勋贵在李自成进京后都被挨个抄家了,他现在让他们捐出来一些给明熹宗的妹妹当陪嫁,属于是把肉都烂在他们老朱家自个儿的锅里了。
当然,要干成这件事,首先就必须获得张皇后的全力配合。
崇祯皇帝当年让群臣“捐资助饷”没有成功,就是因为周皇后的父亲周奎一毛不拔,周皇后给了他五千两银子的私房钱让他当个表率,周奎都要先克扣了两千两之后,才拿出三千两来给朝廷。
张皇后却是笑笑,并没有对朱由校的主意提出什么异议,只是道,“给妹妹们凑个陪嫁倒不是什么难事,万岁还是多留意苏杭织造罢。”
“勋戚们再不成器,终归是都住在天子脚下,而苏杭天高皇帝远的,这再听话的狗,都难免会生出异心。”
启明162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