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张皇后听了这话,竟拢起眉来瞧了朱由校好一会儿,良久,见皇帝不似玩笑,那大大的眼睛里蓦地蓄起一汪清泉来,“这朝廷的财政竟已艰难到如此地步了么……”
一句话未完,却已是语带哽咽。
朱由校吓了一跳,心想,自己不就少做几件衣服吗,又不是从此就只能在龙袍上打补丁了,这张皇后怎么就激动成这样了。
一面想着,一面赶忙去为张皇后拭泪,“战事一开,哪有不耗钱粮的?这一打起仗来,银子哗哗得跟流水似的淌出去,一百万两银子放在辽东,几个月也就没了。”
张皇后感叹道,“万岁原是个最不爱计算的性子,如今竟也锱铢必较起来了。”
“当年妾与万岁大婚时,户部说大婚费用不支,理当议减,但万岁为了妾,硬是没有裁酌分毫。”
“未料几年一过,现下连万岁都舍不得穿戴了,可见这财政是当真已是无以为继,连万岁也要为节省银子而受这些委屈……”
朱由校简直无力吐槽明熹宗这个双性恋偏偏对张皇后这么恋爱脑,大明都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他却仍然执着于要给张皇后一个毫无缺憾的完美婚礼。
好在张皇后是个贤后,朱由校倒可以利用她对明熹宗的愧疚感,“这算是什么委屈?朕倒是怕你委屈。”
张皇后拭尽了眼泪道,“妾原来就是小门小户的出身,少作几件衣服算得什么?”
“倒是万岁您,这苏杭织造的一百多万两银子可有个准儿么?妾就怕衣服少裁了,银子却也跟着收不上来了。”
朱由校立马儿觑准了话头接口道,“这一点,宝珠却是不必忧心,苏杭织造一向是由内廷派出去的宦官管着的。”
“朕只要悄悄地通过忠贤跟苏杭织造的管事太监打个招呼,今年就能蠲了这新衣,但各地该送去的银子却照样不少。”
“说到底,这织造局是咱们一家的私人裁缝,这一百多万两银子的花销本就不用经过户部,朕自然是想花就花,想省就省。”
“只是这后宫诸人,却须得宝珠亲自出面安抚……”
张皇后破涕为笑道,“后宫里现下有名位封号妃子,统共才三个人,再怎么省也就往这三个人身上省了,万岁总不能为了省钱,把她们都给贬成宫女罢?”
朱由校跟着也笑,心想,这事儿道光皇帝倒是干过,于是从此道光皇帝就跟“抠门”二字挂上钩了,“朕的后宫问题却不大,关键还是朕的那三个小妹。”
“六妹、七妹和八妹眼看着都是要出阁的年纪了,这三位公主出嫁,大婚的礼服和陪嫁,总是要将就一些了,朕还得劳烦宝珠这个作嫂嫂的,与她们三人好生劝慰才是。”
明光宗一生共有七子十一女,但最后活到成年的,只有二子三女,其余五子八女全部夭折。
除了广为人知的信王朱由检外,明熹宗的那三个妹妹,分别是皇六女宁德公主朱徽妍、皇七女遂平公主朱徽婧与皇八女乐安公主朱徽媞。
皇六女宁德公主朱徽妍与皇七女遂平公主朱徽婧皆由傅氏所出,傅氏在明光宗为太子时是东宫里的一个选侍,天启四年被明熹宗册为懿妃,而皇八女乐安公主朱徽媞则由“西李”所出。
对于这三个妹妹婚礼的精简,朱由校丝毫没有感到内疚,因为历史上这三个女孩儿的结局本来就不怎么好。
皇七女遂平公主朱徽婧在崇祯六年就去世了,享年仅二十二岁。
皇九女乐安公主朱徽媞病逝于北京城城破前夕,她的驸马巩永固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后,把他和乐安公主的子女用黄绳绑在公主的灵柩旁,在墙上写下“身受国恩,义不可辱”八个大字后,举家自焚,自刎而死。
皇六女宁德公主朱徽妍是明光宗唯一一个顺利活到康熙年间,以高龄去世的子女,大明灭亡后,宁德公主与驸马刘有福沦入柴门,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日子不可谓不艰难。
因此朱由校自觉自己是在拯救这三个女孩儿的命运,如果他能完成系统任务,那明熹宗的这三个妹妹也能迎来妇女解放,能自主掌握自己的人生。
启明162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