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想要的那样东西,慈笃猜了个十之**,那可是江湖传了几百年的宝贝。
据说,朱元章正是因为它,才得了天下。后来小儿子朱椿到蜀地为王,朱元章怕他受穷,给了他这个宝贝傍身,也才有了蜀王十三代的富贵和蜀地的繁华。
张献忠打进四川后,江湖又有人传说,杨展得了这个宝贝,所以后来在嘉定经营出乱世绿州。
以前慈笃和杨展要好的时候,也曾借着酒劲打探过这个江湖传闻的真实性,杨展总是风轻云淡地打着哈哈。
这么说来,吴三桂也知道这个传闻,说不定正是因了宝贝的诱惑才领兵入蜀的呢。
慈笃不能确定此物是否在杨展身,也无法保证杨展是否愿意送给吴三桂,但既然吴三桂有此**,要靠此物牵制着他,那便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慈笃差点就要拍胸作保,不过,为了增添神秘性,他还是忍着了,只是呵呵干笑了两声。
“大帅,这恐怕有些为难贫僧了,蜀中宝贝甚多,你若不指明想要何物,贫僧无法给蜀主带话。再说,你想要的东西,也不一定在他身。”
吴三桂也笑了笑,“呵呵,慈笃大师,你就不要耽误时间了,你不是想要我重修寺庙道观吗?这个月,我就给你把信相寺修好,快快去传话吧,让杨展准备好此物和一半的军粮,一个月后在嘉定等我。”
慈笃道:“信相寺是贫僧发愿要修的,就不劳烦大帅了。我自然会把你的话带到,是否能满足大帅的心愿,那可不是贫僧能左右的。”
吴三桂斜睨了一眼窗外碧蓝的天空,玩味地笑道:“你那个道士朋友恐怕等得有些急了,我若留你喝茶,再出一桩血案,大家就不好再商量了。”
慈笃一惊,继而释然。刘见宽武功再高,这成都毕竟是清军的天下,大白天被人看到,也很正常。
回到信相寺,刘见宽果然在十八神像里打坐,听他说完吴三桂的话,瞬间便消失了。
……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杨展心中的巨石落了地。自从当了蜀主,不知怎么,粮食收成才是他最在乎的。
地里的庄稼其实还没有干浆,若要抢收,意味着要少一半的收成。从中分给吴三桂一半,还要留足来年的种子,老百姓的口粮就会短很大一截了。
吴三桂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给够他一月的期限。
只是,他要的那个宝贝,是否给他?
杨展师兄弟自从离开成都,便沿岷江流动驻扎,一来为百姓壮胆,二来也要防备清军进攻。这一天,正好在嘉定凌云寺,妙峰、贯之、涤尘三大高僧都在场。
大家都知道吴三桂想要的宝贝就是点金秘籍,但这本点金秘籍究竟有多大的用场,知道的人不超过六个。
不管怎么样,杨展确实靠它走到了今天。蜀人有它,才不至于被灭了种。
三大高僧坚决反对将点金秘籍交给吴三桂,他们说,这不是身外之物,是蜀人灵魂所寄。即使它什么也做不了,有它在,蜀人就有希望。
朱平樨把这个却看得很淡,他说,这本秘籍从王府消失了二十年,父王没觉得有啥损失。反倒是它重现江湖后,王府有了灭顶之灾。吴三桂想要就给他吧,能让蜀地熄灭战火,才是这本秘籍最大的功用。
李志勇站在旁边,脸现羞惭,这本秘籍还是他当年偷出来的呢。
费小金问他:“志勇,当初你是被谁差遣到蜀王府偷秘籍的?”
“禀左堂主,是福王!”
费小金意味深长地说道:“看看,前朝后代,谁不把这个当宝贝?为什么说得之者得天下?点金秘籍的用处,必不是我们现在所能理解的那一点!我反对交出去,我要誓死捍卫它!”
杨展暗暗奇怪自己内心的变化,若是几年前,已被小金和几个高僧的话感动得稀里哗啦,也必会说出誓死捍卫的热血言辞。
而现在,他和平樨师兄一样,只要不打仗,什么都愿意付出。
一本破烂不堪的点金秘籍算得了什么?尸横遍野、血流满江才是可怕!
岷江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