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他的身体已完全康复,但脑中每每浮现那些场景,便会一阵一阵的恶心呕吐。
他多么想回到二十几年前的蜀国,那时这里还叫四川,满眼都是春江花月,吃不完的粮食,处处岁月静好。
这二十几年,折腾得足够了,蜀人遭的难却无休无止。他一直都在寻找结束苦难的办法,如果这办法便是一本点金秘籍,那真是太好了。
师弟刘见宽仿佛就是他肚里的蛔虫,他内心的这些波澜都牵动着刘见宽的神经。见他一声不吭,见宽便代他说道:
“妙峰大师,听说当初是你告诉蜀主点金秘籍的使用方法,你应当比我平樨师兄更了解这本秘籍的价值。我知道这个不能轻易出口,你就告诉我们,到底它抵得多少蜀人的性命?如果要誓死捍卫,我们总得有个心理准备。”
高僧们惯于耍弄玄机,在刘见宽这种直接了当的人面前,却无法施展本事。
妙峰脸有不快,这刘见宽,还以为他历练了多年变得成熟了,说话竟然还如此不知分寸。便也没好气地说道:“右堂主,我刚才已经说过,它是蜀人灵魂所寄,没了它,恐怕灾难更加来势汹汹。今天交出秘籍,便如同以油救火。”
妙峰是蜀中第一高僧,他说的话自然没人敢不信。但他不说出具体的因由,杨展便不好决策。刘见宽还想与他争辩,杨展制止道:“见宽师弟,少说些吧,妙峰大师是通天机的高僧,他既如此说,我们定当重视。”
“但是......”
见宽没有说出的话,大家都明白。不交出点金秘籍,如何过得了吴三桂这一关?一月过后,粮食虽然收割完了,但拿着粮食,又能逃到哪里去?难道让老百姓都躲进深山过野人生活?就是那样,也免不了会被清军搜出来。
再说,躲得了一时,还能躲得了一世?
平樨心中其实有很多疑点,但他一向对妙峰和尚非常尊重,不便当面质疑。他打定主意,便对杨展说道:“蜀主,我们不是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吗?总会想出两全齐美之策的吧,今天就暂且不议这个了。”
妙峰却不依不饶,“蜀主,我不管你们想什么办法,这本点金秘籍最好暂时交给我保管吧!”
说完,他便伸出手来讨要。
岷江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