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半响,脚步声逐渐远去,没有想象中的踢踹,倒是闻到了一股肉的清香味,姑娘壮着胆子回过头去,便看到身后静静放着两碗热粥与碟尚冒着腾腾热气的牛肉。
慢悠悠的走在小道上,苏敛拎起葫芦灌了一大口满足的打了个酒嗝,又在怀里掏了掏,却半天才摸出一枚铜板,望了半天,无奈叹了口气。
————————————
江湖上,兵刃十八般,其中更以剑为君。不知有多少少年郎曾幻想过有朝一日,一人,一马,青衣白衫,踏遍河山,挎一剑,执一她,当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何等绚烂多彩的人生。
谈剑从来都很简单,纸上说书,剑谱剑招一应俱全,说尽三缸唾沫星子也讲不完。练剑却不容易,一洗一撩皆是境界,纵是收剑入鞘,那也是点点滴滴的功夫。
近了有为穷剑意而独攀剑山的蓝羡子,八八六十四层剑山,层层是剑林,步步是尖刃,据说已经爬上了三十八层。若真有一日能登顶下山,说不得江湖上又多了一位年轻剑圣。
往远了说,当初那一剑削去八百寻峰岳的苏敛,不也是在剑冢里埋了近十年方才得此一剑,被江湖称上一声剑魁?
本来习剑者不该如此多的,刀枪戟棒,无一不强,剑,也不过是百兵中的一门学问罢了。怪只怪当年剑魁的那一剑太过惊世风流,引得多少人自此拔剑出鞘,专攻剑道。
可一剑断山的本事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习剑不仅仅是有天赋就够了,更得看人。人会挑剑,剑一样会择人,剑若觉得不行,便是穷极一生钻研剑道,也终究难登大雅。
自那一剑,苏家剑冢这些年来,登门学艺的不知凡几,踢场子砸摊子的闹事者也不少。倒是难为了那年过耄耋的老掌教,一把年纪的老头子了,还不得安生,每每都得亲自出马,一边骂着那个常年不归的混账玩意儿,一边替他收拾着这些烂摊子。
连带着,剑冢弟子也经常承受着老头子的无名火气,委屈,却不敢说。
苏家剑冢不说是第一的练剑去处,起码在江湖上列进三甲不成问题,敢来试剑的哪个不是惊才艳艳,傲气冲天?至于所谓的打旱雷半吊子之流,往往还未上山就被丢下去了。
跟那些怪物过招?放眼剑冢,除了那向来看不到影子的苏敛前辈,谁堪一战?到底这些话也只能在心里嘀咕嘀咕,真要跟那个半只脚迈进黄土的老头子理论,却是不敢的。
剑冢里到处是残剑碎刃,隔着老远都能听见那老头扯着嗓子的骂娘声,声音苍宏有力,比起龙精虎猛的壮年汉子还要中气十足。
被骂的是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提着柄细剑,红着眼眶,却倔强的昂着脑袋,一脸的不忿:“师傅要是……”
“甭跟我提那混账。”
刚一开口,老头子便两眼一瞪,花白胡子根根翘起,一口老黄牙差点没被他咬崩:“老子给他擦了五年屁股,就是个泥像,如今也该轻上几两了。剑魁游历八千里,说出去可真是好大的风流,狗还不嫌家穷,那混账练出了剑便连山也不回了?剑冢今日就是叫人挑翻了,老子也不管了。”
剑魁的名气是大,青黄不接却也是事实,真像苏敛那般将剑练出来破冢而出的,苏家剑冢已经不知多少年没出现过了。冢内弟子众多,剑有所成者并不在少数,随便拎出一个也能在江湖上开门立户,称上一声剑师,可配得上剑魁二字的不还是只有一个?
放在以往,试剑而已,便派上几个弟子让他去试又何妨?试到他提不动刀,拿不起枪,苏家剑冢最不缺的,就是持剑的人,保管叫人试到满意。
现在却不行了,人有三六九等,剑分四五高低。试剑,试谁的剑?剑魁当年那开山一剑谁不想亲眼目睹?大千武道,殊途同归,纵是不用剑的,若能亲自感受一下那剑中之魁的巅峰剑意,便是领悟上些皮毛,说不得境界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敢来讨教剑魁的没有无名之辈,更不会惜命。若真能一睹那断山一剑的风采,纵然是死在浩瀚剑意之下,也多半会笑着说声值了。
客从大凉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