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信的一生都在经历着挫折和失败,虽然有过短暂的高光,但是那些时光转瞬即逝,剩下的只有无边的悔恨和寂寞,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对他是一种摧残,让他不得不去反思自己。是不是在什么细节上出了问题。
独孤信越在乎细节,越反思自己,就越觉得自己纠结得无法自拔,就会越陷越深。曾经谢驰就不止一次地劝过独孤信,要从大处着眼,细节虽然很重要,有时候也会决定成败,但是总是纠结于细节,容易钻牛角尖。
可是有一句话又是这样说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在有些人的眼里全是宏观世界,一切被常人视为大事的事情,在他们的眼里多数为小事,甚至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所以在面对重大事故或突发事件时,别人显的惊慌失措,而他们却处之泰然,处事沉稳老练,有种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惊的气质。常人的思维方式通常是走一步,看一步,很难看透更远的将来。而他们的思维方式却比较宏观全面,从开头一直考虑到结尾,大体脉络,骨架一步到位,一眼看透。
可能独孤信和郭靖最大的差距就是格局了。听说赤练仙子李莫愁来到中原作恶多端,郭靖黄蓉两夫妇的对话就能看出他们之间的差距来。按说郭靖是当时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应该不会把李莫愁这样的人放在眼里的,可是他的态度不仅让世人不解,连与他朝夕相处的黄蓉都不能理解。
黄蓉道:“一定是她。早就听说赤练仙子李莫愁武功高强,阴毒无比,不亚于当年的西毒。她驾临江南,咱们正好跟她斗斗。”
郭靖点点头,道:“武林朋友都说这女魔头难缠得紧,咱们若是找到岳父,那就好了。”黄蓉笑道:“年纪越大,越是胆小。”
郭靖道:“这话一点不错。越是练武,越是知道自己不行。”黄蓉笑道:“郭大爷好谦!我却觉得自己愈练愈了不起呢。”
郭靖这一句话看起来不起眼,其实道尽人生真谛。年少时不知天高地厚,觉得那些有成就的人不过如此,觉得教导自己的那些老师也不过尔尔。
多年后回头想想,那些原本不以为意甚至是看不起的人,也许他们已经达到了常人一生难以企及的高度。就好像是,读书越多越觉得无知,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年纪越大越发现这世上比自己强的人太多。
郭靖这句话在黄蓉和其他人眼里一定是自谦,但是郭靖说这话的时候一定是发自内心的感悟。郭靖是吃过亏的人,他明确地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历史上有多少的人和多少的事都是因为格局问题而演化而成。
许多年轻人都有一个不自知的毛病,那就是自认为天下无敌,不把对手放在眼里。可是这样的人在江湖上闯荡,往往都不会太顺利。因为他们心里根本不会有对手的位置。在轻敌的时候,最容易遭受失败。管子重令中有云:“将帅不严威,民心不专一,陈士不死制,卒士不轻敌,而求兵之必胜,不可得也。”
古人言:“战捷之后,常苦轻敌。”打了胜仗后,最大的问题往往就是轻敌情绪难以消除,而这将埋下巨大的隐患。
隋末著名起义军瓦岗军的首领李密,多谋善断、败少胜多,在当时也可谓战绩闪耀。可他最后败在了王世充手里,就是犯了轻敌的错误,结果导致自己丢了全部家底,再无力重返舞台。
大业十三年,隋朝皇帝杨广钦点王世充讨伐李密。九月,隋朝政府军进攻李密据守的洛口。两军隔着洛水,互相对峙。十月,王世充率兵趁夜渡河,发动攻击。李密迎战,结果大败。
这第一次交锋,王世充吃到了甜头。但是战局马上出现了反转,随后,李密低开高走,把王世充打得满地找牙。
上一仗,李密落败,之后退守月城。王世充乘胜追击,把月城团团围住,他是想把月城变成李密的地狱。然而,李密来了个围魏救赵,反手直扑王世充的后方大本营黑石。大本营告急,王世充只得解除月城包围,狼狈回军援救。
结果狼狈回军的王世充遭遇李密迎头痛击,王世充大败,被斩杀三千余人。此次落败之后,王世充紧闭营门,拒不出战。直到十二月,两军再次交战,王世充大败,向西逃走。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