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信听了杨逍的话,觉得桓温这个人还真不简单,历史对于这个人褒贬不一,他也说道:“桓温给后人留下了诸多成语典故,许多知名度甚至超过了他本人:他出身士族,却鄙视清流,每读《高士传》便至弃书;痛斥世家高门导致‘神州陆沉’的无能,讥刺他们是一帮‘刘景升之牛’的废物,慨然‘我不为老兵,尔辈岂能高坐?’他的谋主是‘入幕之宾’的郗超;他的妻子对情敌‘我见犹怜,何况老奴’;连他的主薄也善于辨别美酒,管好酒叫做‘青州从事’,劣酒叫做‘平原督邮’。他在行军路,怜悯因思子‘肝肠寸断’的母猴,处罚捕猴的士兵;看到昔年亲手植下的柳木,长叹‘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竟至泣下;他是天下知名的孝子,为父报仇,‘枕戈泣血’整整三年,自解权柄为母送葬,却又在绝壁天悬下高呼‘既为忠臣则不得为孝子’;他以豪杰自许,以功业自励,称许一遍遍吟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大逆贼王敦是‘可人’;他自比的是‘岂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的刘琨,只因他们同样名高盖世,同样恃才傲物,同样有‘荡涤中原腥膻’之志;他从不遮掩自己的野心勃勃,年少时,就被人比做十八岁坐断江东的孙仲谋,偶像是本朝的奠基之祖司马宣王;他在奢靡之世俭约自苦,每次宴饮仅以茶果待客,一生所为唯有梦想和野心,感叹今生若不能帝业功成,必为司马师、司马昭之辈所笑;最后,他终于喊出了那句史最真性情的名言:‘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他攻灭成汉、西取巴蜀;北伐关中,兵临灞;大破姚襄,收复京洛;再攻关东,功败垂成;主持土断,压制门阀;论文治武功,东晋一朝无人能及;可是他割据荆州三十载,执掌帝国二十年,他却偏偏没有去坐那张仿佛梦寐以求、仿佛一步之遥、仿佛唾手可得的龙椅……”
石猛道:“若是一般人,有权有势,又成了皇亲国戚,恐怕就会安享富贵荣华的生活了。可桓温就是桓温,他不屑同一般的驸马爷一样‘吃软饭’,而是希望凭才干建功立业,彻底摆脱东晋士族对武官的轻视。从没落的军人世家,凭借其过人的胆识与智谋,一直到当权倾朝野的大司马,甚至几乎改朝换代,桓温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东晋之后,宋齐梁陈先后建立,与统一北方的北魏等政权形成对峙,史称南北朝。历史偏安江南被视为正统的朝代,经历过无数次北伐,但无一成功。简而言之,桓温没有帝王之相。以王猛、谢安之才,绝不满足于权臣参谋,所以他们才是弃桓温而去的原因。可惜桓温,一代豪杰兼名士,为臣不甘,为帝决断不足,踌躇之间时机逝去,留在人间谤多于誉。”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