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信听杨逍说的挺有道理,便附和道:“说着你的思路说,先民们以花草相赠还属于实实在在的物品的赠送,开元贤相张九龄欲以月光相赠则更显清朗缠绵。他的《望月怀远》虽然已过了数百年,但是仍值得玩味:‘海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人心头一动,伸出双手,掬起满手的银辉。是的,就以这月色相赠!他凝望着这满掬的明辉,心里鼓鼓胀胀千言万语,思绪绵绵。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分离之人望月怀远!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太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子美‘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张若虚‘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九龄官至宰相,可谓富贵智慧之人,一时间的那情那景,不写信,不赠物,伸出双手,满捧一掬月色为礼物,也是唐诗中的一处妙不可言、不可多得的意境。”
石猛听了独孤信和杨逍二人的话,挠了挠头问道:“你们两个天马行空地说了半天,到底送什么?我们现在就动身去准备。”
杨逍道:“石大哥千万不要心急,更不要妄下结论,好的礼物自然应该是我喜欢,你也欢喜的,如若缺少了情趣品味的投合与懂得,一支枯梅的相赠恐会索然无味,甚至招致抱怨。花草相赠,尚且有人不以为然,更何况陶弘景还要送白云呢!”
独孤信抚掌大笑道:“你个小杨逍,怎么净学一些旁人想不到的歪门邪道呢?”杨逍立马答道:“这陶弘景可不是凡人,他可是被人称为‘山中宰相’的人,这是隐居之后回答齐高帝萧道成诏书所问而写的一首诗。题目《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就已经表明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内容如下:‘山中何所有,岭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也许有人会说,那位采摘荷花的游子也许只是穷苦潦倒之人,无力购买贵重的礼品罢了。那么一介盛唐宰相,另一位‘山中宰相’何故如此?想必唯有高人,才重‘本’轻‘末’、洞悉世事,不类流俗。细细想来,一枝芳草,一枝寒梅,一捧月色,一朵白云,不仅不显寒酸,反而有一种超尘拔俗的清新与不类常流的雅韵,花香、月色、白云,何尝不是另一种情思,另一种心境,另一种活法。”
独孤信听完半晌不语,因为他心里明白,他也很喜欢吟咏诗歌,沉浸于诗境之中,花草的馨香和白云的飘逸似乎扑面而来,人的心灵一旦回归自然,就像回到故乡一样亲切喜悦安宁。
看到独孤信沉默了,石猛和杨逍知道他肯定在琢磨着什么,两个人也就没再说什么,过了许久,独孤信缓缓地才开口道:“礼物,原本就应不拘一格,因人因时而异,世俗之人,看中的是实用,高雅之人,申明的是情怀。人与人的因缘际会,心意相连,会乔装打扮成各式各样的面目,有的或许早已熟视无睹,有的或许惊喜不已,有的或许琢磨不透,有的或许不以为意。但我以为,只要发自真诚,出于友善,不妨雅俗‘共赏’。”
石猛试探性地问道:“贤弟这么说,是不是现下心里已经有主意了?”独孤信哈哈大笑道:“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不能送清水,那就送一幅画吧,找人画一幅‘花中四君子’!”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