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之后复孤独
超小超大

第七章内圣不足需外王 (2-2)

独孤信道:“其实横渠先生的境界,也是随着其人生经历的改变而不断提升的。他天资聪颖,少年丧父,性格早熟。因当时西夏经常入境侵扰,他一度醉心兵事,想在疆场建功立业,二十一岁时,他曾向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的范仲淹呈《边议九条》,陈述自己的见解。范仲淹在延州军府召见了他,认为这位儒生志趣不凡,见识超群,可成大器,便劝他说:‘你是儒生,当以弘扬圣人名教为事业,何须研究军事!’与范仲淹的会面改变了横渠先生一生的命运,宋朝少了一位可能的将军,却多了一位旷世大儒。横渠先生一生都支持人们施展抱负建功立业,还特别重视学以致用和人格修养,他主张恪守儒家的道德规范,要根据儒家的理想来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杨逍道:“如此说来,横渠先生并不是一介酸腐书生,而是有理想、有主张,又着眼于现实的人。他有着远大的理想,又时时关注民生,以天下为己任。”

独孤信道:“是的,横渠先生认为要想真正完成理想的人格,不能单靠‘内圣’的心性修养,还要参与到‘外王’的事功致用,从而真正领悟到个人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位置。”

杨逍接着问道:“程家两兄弟与横渠先生相比又如何呢?”独孤信道:“各有千秋吧,二程开创的学派是‘洛学’,横渠先生则开创了‘关学’,在当时都是开宗立派的大宗师。”杨逍再次问道:“那么,谁更能影响后世呢?”

独孤信答道:“对赵宋王朝来说,二程的学说与皇帝老儿的私心更能合拍。他们是理学的实际开创者。他们以‘心传之奥’奠定了道学的基础,更以‘理’为最高的范畴,因此亦称作理学。二程的学说,特别是其核心观点——‘存天理,去人欲’,后来被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就二程的学说主旨而言,兄弟俩并无二致;但在义理的具体延伸、阐发及个人性情方面,他俩却有着较大差别。不过,他们两个对于官家思想的统一,还是非常重要的。大程德行宽宏,规模阔广,以光风霁月为怀。小程气质刚方,文理密察,以削壁孤峰为体。其道虽同,而造德各有所殊。”

杨逍道:“什么狗屁‘存天理,去人欲’,这程家两兄弟难道自己没有想法吗?”

独孤信道:“首先,你说话不应该那么粗鲁;其次你对二程的理解似乎并不透彻;还有,你应该多读书。二程认为气聚合为人,天理就形成了人的本性。由于气质之性阻碍了天理的正常发挥,以致出现了恶,这就是人欲。与人欲相对,天理是纯粹的善。他们认为人不是遵照天理,就是随顺了人欲,没有第三种情况。天理与人欲是绝对对立的,放纵人欲,就必然掩盖天理;要保存天理,就必须去掉人欲。一个儒者,应该通过修心彻底地去掉人欲,心中全是天理,就能达到圣人的水平。这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杨逍道:“我现在才明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的深意。”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掌门有神功 连载中
掌门有神功
假正经的猴子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
18.3万字5个月前
成为病弱女修后 连载中
成为病弱女修后
青莲乐府
修仙前他们都说我活不过十六,修仙后他们都等我死在炼气初。 小小病弱女修,起先只想活命,而后还要活得更好,踏着敌人森森白骨,步步通往九天之上!
137.5万字5个月前
三千繁华一念成执 连载中
三千繁华一念成执
云上白辰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6.4万字5个月前
我的视频通三界 连载中
我的视频通三界
长青长半仙
李泽是一名默默无名的up主,某天突然被抓到了一片灰雾中。 在名为万界空间的指导中,需要制作一款让其认可的视频。 尽力无数次失败的李泽,最后一次选择了三界,却意外获得认可。 没想到视频真的可以投放到三界,并且还能获得视频中本人的打赏礼物,还能获得一次许愿机会,简直不要太爽。
4.8万字5个月前
从捡到仙剑开始修仙 连载中
从捡到仙剑开始修仙
诸羊黄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三两碎银一壶酒,一把会说话的锈剑,便是陪伴李云漫漫修仙路。
5.3万字5个月前
无限灵田 连载中
无限灵田
黑白之剑
仙者遍地走,妖魔多如狗。 重生修真世界,从一个小小的江湖神医开始,一步步踏上修仙之路。 没有逆天的灵根资质,也不是什么大家族的绝世天骄,陆仁只想安稳的活下去。 虽然身怀重宝,但他更明白世道险恶,杀机四伏,一不小心就可能丢了小命。 为了能够长生不老,大道永成,不得不事事谨慎,心狠手辣,杀人必夺其宝、有仇绝不留患。 炼丹修真、法宝灭敌、秘术显威、术法通神…… 符篆、傀儡、阵法、炼妖…… 不鸣则已,一
25.2万字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