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逍道:“有岳王爷在,大宋王朝完全有可能收复中原,可是杀了岳王爷,皇帝老儿只能带着一群胆小怕事的官员蜷缩在临安城,借着长江天险过着偏安一隅的小日子,置祖宗基业于不顾。”
独孤信道:“高宗赵构因惧怕岳王爷北伐中原取得胜利,如果迎回徽钦二宗,会导致他好不容易得来的帝位不保。所以才会在秦桧等奸臣的唆使下,一天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岳王爷班师回朝。高宗自己自始至终都知道岳飞是被冤枉的,高宗赵构于绍兴三十二年禅位于孝宗赵昚,高宗赵构退位的时候,身体还很好,直到淳熙十四年才去世,当了二十五年的太皇。在孝宗赵昚即位的当年,岳王爷就被平反了,岳王爷被平反一事,高宗赵构也知道,但是他并未出面干涉,说明高宗赵构自始至终都知道岳王爷是冤枉的。”
杨逍接着问道:“那狗皇帝为什么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独孤信答道:“靖康二年五月,作为宋徽宗二十多个儿子中唯一的幸存者,康王赵构在金军退走之后,于南京即位,改年号为建炎,是为宋高宗。赵构仍然沿用大宋国号。按理来说,赵构当了皇帝以后,当务之急是选贤任能,重振国家,制定积极进取的战略计划,营救徽宗、钦宗父子。但他却并无中兴国家之意,更不想营救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而是想方设法保住自己的皇位和保证自己的安全。赵构在即位初期,就采取两面手法,一方面为了网罗人心,他下诏起用曾经在北宋都城保卫战中深孚众望的著名抗战派大臣李纲为相,借李纲的名声来稳固自己的统治。同时也接受李纲的推荐,任用忠心报国的宗泽防守故都汴梁。为了笼络人心,稳固统治,赵构不断地发布诏令,表示自己要随时返回汴梁,祭拜祖宗、社稷,带领全国人民与金人作战,收复故土。另一方面,赵构并不敢和强大的金国公开决裂,他派使臣魏行可向金国示好,以换取求和的机会。为了远离北方战区,确保自己的安全,赵构一直谋划南逃。在主战诏令刚刚颁布后三天,赵构就再次颁下手诏说:‘京师未可往,当巡幸东南。’同时,赵构又指使臣下用高压政策堵住悠悠众口,下令加紧向南逃跑。其实赵构一直对金兵心怀恐惧,这种畏惧来自他当年在金营作人质时的亲身经历。更是因为他曾亲眼目睹了父亲、兄长被金兵俘虏的惨烈事实。面对凶猛如虎的女真军队,赵构心惊胆战。所以他称帝后,首先考虑的就是个人的安危,而不是恢复社稷与营救父兄。”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