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信和杨逍在吃了小二哥给的东西后,心满意足地回到了他们所住的客房。杨逍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为吃饭发过愁,饿肚子这事他想都没想过。
回到客房的杨逍,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想起父亲曾经对他说起过,在大饥荒时期,人们都没东西吃,就吃观音土、树皮,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惨剧。独孤信看杨逍呆呆地坐在那里,好像陷入了沉思。
独孤信试探性地问道:“杨逍,你又在琢磨什么呢?说出来听听?”杨逍不假思索便问道:“我父亲曾经对我说起过,在大饥荒时期,人们都没东西吃,就吃观音土和树皮等,严重时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惨剧,大哥哥,你说这是真的吗?”
独孤信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答道:“史不绝书啊!最早的是《左传·宣公十五年》中所记载:‘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又有《史记·赵世家》记载:‘晋原有六卿,三家攻晋阳,岁余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长平之战,赵军人食人。《汉书》记载:‘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隋末朱粲,捕捉民间婴儿蒸熟吃。黄巢起义军,因缺粮杀人吃。五代赵思绾,杀妇女儿童为军粮……”
独孤信一个一个地说着,杨逍一个一个地听着,两个人提起的这些人间惨剧,竟然在历史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史书中也是一笔一笔地记着。
看着杨逍那难以置信的表情,独孤信的心里也不是滋味。他接着说道:“在饥荒年代,战争时期,易子而食是普遍存在于历史的。大饥荒持续时间长的时候,人肉竟然公开销售,市场的人肉比猪肉还新鲜、还便宜。”
独孤信双眼已经红了,他从来没有想到过人性竟然如此。可独孤信接下来所讲的故事,又让他一次又一次地目瞪口呆。
“最惨的还是三家分晋时,晋阳城中缺粮,军士们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煮人肉。《史记·赵世家》所载:‘三国攻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城中悬釜而饮,易子而食。’”杨逍道,这个我知道,这个结果是智伯咎由自取,只是苦了晋阳城的百姓。
独孤信道:“历史还有不是饥荒时期吃人肉的,那是历史最不要脸的人干的。这个历史最不要脸的人当属齐桓公身边的佞臣易牙,他是齐桓公的厨师。有一次,齐桓公对易牙说:‘我吃尽天下美食,就是没吃过人肉,真的遗憾。’易牙就记在心里,为了讨好国君,他就想真的烹人。易牙觉得死囚和平民的肉不配给尊贵的国君吃,此时正琢磨怎么讨好齐桓公的他刚好看到自己四岁的儿子,于是他丧尽天良地选用了自己的儿子做食材。易牙用自己儿子的肉烹了一小金鼎的肉汤,送给齐桓公吃。齐桓公觉得这肉很是鲜嫩,就问他是什么肉。易牙哭着说是自己儿子的肉。齐桓公虽然觉得心里不舒服,但是又觉得易牙爱自己胜过爱他的儿子,就更加宠幸易牙。有句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杀子烹糜献国君,易牙这不要脸可是千古少有。”
杨逍道:“原来‘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不是空穴来风,
自古至今,吃人永远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行为,即使吃人现象不在眼前,但是对吃人的恐惧仍旧在民间流传。《三字经》开篇首句即为“人之初,性本善”,但我却更愿相信荀子的“人性本恶”。人性的贪婪不正是造成种种悲剧的罪恶之源吗?缺衣少粮的境遇下,丑恶的人性迫使人类自相残杀,将敌人变为食物。”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