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顶天说的那些话,正是谢少游想让他说的,谢少游觉得阳顶天的理解虽然非常有见地,还是感觉缺点什么。
于是谢少游又补充道:“天下任何武功,都有自己自己的不足,防守得再好,也有破解方法,只要意识、攻、守、应机变化等速度远远高于对方,势必游刃有余!往低处说,就是快速的进攻,让对方疲于招架,无还手之力,逼其露出破绽,进而胜之,往高处说,就是对方未来得及反应,就被击中,所谓拳打人不知,乃一击必杀之意。”
韦三绝也有所感悟,接着说道:“这个快与慢并不是动作的快与慢,而是发现敌人破绽的快与慢,只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发现敌人的破绽,纵使慢出几招也不打紧;如果发现不了敌人的破绽,就算你出手再快,也只是白费力气,倒是把自己的破绽暴露给敌人,反而受制于人。”
阳顶天道:“这练武之道跟读书之道,历史因勤学苦读而成名成家者多如繁星,但将读书作系统研究并形成著述的,却凤毛麟角,朱子是其中的佼佼者。朱子教人读书法,其实人人尽能,真实平易,而其陈义之深美,却可使人终身研玩不尽。”
韦三绝道:“兄弟能举一隅而以三隅反,若潜心读书钻研学问,也能成为一代宗师。所谓读书者,只要理会这个道理,治家有治家道理,居官有居官道理,虽然头面不同,然只是一理。如水遇圆处圆,遇方处方,小处小,大处大,然只是一水尔。后人总结其为“朱子读书六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此读书六法简易适用,故成为了许多读书人屡试不爽的读书妙法,流传甚广。”
阳顶天道:“我虽然不像韦四哥那样善于读书,也不像谢大哥那样精通于练武,可是跟你们两个人在一起聊了这么多,抵得我前面十几年所学的文武之道。正如《九阴真经》里所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像分,阴阳之侯烈,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章。’文武之道,可能是皆存此理。”
韦三绝道:“兄弟言重了,你虽然读书不多,但是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不少于任何人,远在南北朝时期,北魏有一员大将名叫杨大眼,他征战疆场,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他知道自己识字不多,但也是个好学之人,而他的读书法也是奇特,竟是用耳朵读书,那就是找人读书给他听。《北史》载:‘大眼虽不学,恒遣人读书面坐听之,悉皆记识。令作露布,皆口授之,而竟不多识字。’”
阳顶天道:“怪不得我与你和谢大哥聊天,越聊越投机,而且现在看问题的眼光与以前看问题的眼光都不太一样了。至少明白了任何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特殊之处,无论练武还是读书,虽然道理是想通的,可是真正文武双全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
谢少游看他们聊得起劲,冷不丁地问了一句:“一个人在练武术的时候最难的是什么?”
阳顶天不假思索就答道:“那显而易见啊!就是对自己自信,对自己选择武术的自信和坚持。武术越练习,越自信。当你从武术中获得了自信,你就对武术有着更大的投入!武术技击最大的秘籍就是自信和勇气,当你相信自己能够击败对手的时候,你就可以成功!”
韦三绝道:“千万不能盲目自信,过于自信的人更容易被打败。
太过自信会变成一种骄傲,而骄傲自满是必定要失败的,太过自信就会变成自负,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在错误的极端下走向失败。太自信就是自大,盲目的自我,认为什么事情都是自己能够解决的,可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没有一个人能够胜任所有事情,所以最终会导致失败。”
阳顶天道:“是啊,马谡大意失街亭、关云长大意失荆州、赵括纸谈兵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他们都是过于自信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和敌人的能力认识不清楚,才导致把优势变为劣势。”
三人谈着谈着,不知不觉天色已晚,这是来光明顶的第一个晚,阳顶天初来乍到,新鲜劲还没过去,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