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孝珩在舆图前对着高纬指画地理形势,慷慨陈辞了足足一个多时辰,末了,高纬却轻描淡写地问了他一句:“昨据望气者言,近日当有革易之事,朕拟依天统(高纬父亲,齐武成帝高湛年号)故事,授位太子,皇兄以为当行否?”言外之意,分明对高孝珩方才的建言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直把个高孝珩气得一甩袍袖,愤然扬长而去。
高纬既在大敌当前的危急形势下动了“甩锅”的念头,要把皇位传给年仅八岁的太子高恒,当面征询高孝珩的意见后又唯恐他泄露天机,串通朝中大臣从中作梗,阻其好事,遂将宠臣高阿那肱从信都紧急召回,命他和韩长鸾一起统领邺都内外驻军,严密监视朝中众臣的举止行动,确保禅位大典能够顺利举行。
然而,高纬却没有想到,就在周军攻克晋阳,即将进攻邺都的危急关头,他非但听不进高孝珩等人的建言,传召在朝中、军中享有祟高声望的皇叔任城王高锴回朝掌兵,反而再次重用曾在晋州屡被周军打得望风而窜的高阿那肱回京再掌兵权,就激起了邺都众臣的强烈不满和一致反对。
就在高阿那肱趾高气扬地返回邺都,传命军士将朝中重臣府邸统统监视起来的同时,以呼延族、莫多娄敬显、尉相愿为代表的一班齐朝元勋重臣也悄悄找到了广宁王高孝珩,密谋通过发动一场政变,除掉高阿那肱,逼使高纬放弃禅位的打算,凝聚心思,积极迎战周军。
伐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