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图书馆回大明
超小超大

第三十章 粮食 (3-1)

朱允炆这次也是微服私访,身边跟着的除了李元和几个护卫,还有户部右侍郎卓敬和户部侍郎郭任,就是为了给朱允炆提供咨询的。

现在应天府地区是双季稻,第一季在五月份左右收获,第二季在九月份左右收获。如今的应天府周边已经收获的差不多了,现在是播种的时候了,只有零星的农民还在收割稻子。

朱允炆出来以后才发现,水稻都已经快收完了。

“卓爱卿,今年的收成如何?”朱允炆转过头来跟问卓敬。

卓敬是洪武二十一年榜眼,然后被任命为户科给事中,到现在已经在户部工作了十年,官致户部右侍郎,而且在历史上他还是一位忠臣。朱允炆觉得以后他还可以再进一步。

“回陛下,总的来说全国的收成还好,具体多少还没统计出来。不过各地的土质肥瘠、水利设施和耕作技术差别悬殊,粮食产量也相差很大。北方以小麦为主,黍、稷、稻、粱为辅,这几种作物的产量都不高。且北方土地贫瘠,水利设施缺乏,因此粮食产量普遍很低。”

“私田的产量比官田要高一点,但私田的差距也很大,有的农民勤劳,打理的比较好,中田下田的产量也不错。有些人即使是上田,田里也是长满了草。”

“南方的粮食产量比北方高得多,一方面南方一年两季或是三季,这就比北方多一半;再加上南方主要种植水稻,水稻的产量要比小麦高。当然水稻的产量各地差异也很大,上农以二石记,中农以石有赢记,下农以石记。土地比较肥沃的地区,每亩能收两石五,甚至能达到三石、三石以上。”

“这产量与宋代相比是高还是低?”朱允炆又问。

“回陛下,前宋江南地区的粮食产量最高,臣以此为依据向陛下说明。”

“宋代的度量衡与我不同,因此若要与宋相比,必须将石与亩相统一才行。宋亩约是明亩的九成七,相差不是很大。但宋石只有明石的六成五,相差较大。”

“以宋石来算,江浙地区的亩产量南宋初期为三到四石、中后期为五到六石,而在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两浙地区达六到七石。换算成明亩的话,两浙地区的粮食产量为四石到四石五,与当今两浙地区的亩产量相差不大。”

“这么说一百年来的粮食产量就没有提高?”朱允炆很诧异,虽说古代的产量提高的慢,但也不至于一点没有提高吧。

“回陛下,虽然按粮食产量来看没有提高,但生产效率还是提高了的,请陛下听臣解释。”卓敬必须得反驳啊,不然不是显得明朝不如南宋吗。

“南宋后期江南一个农户的耕地面积平均为四十亩,而且那时实行稻麦复种制的田地面积很有限。如此,南宋后期江南一个农户每年共生产米0石、麦4石。如今我朝江南一个农户的耕地面积平均也为六十亩,但我朝实行稻麦复种制的田地面积比南宋时期要广,每个农户每年能生产米一百二十石,麦三十石。”

“嗯?”朱允炆听着还是不对,这明显跟宋朝差不多啊。

没等朱允炆问卓敬就连忙补充道:“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我朝的一个农户的粮食总产量跟南宋差不多,但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南宋时期,一个农户平均有五人以上,成年劳动力有三人以上,而我朝一个农户也是五六人,成年劳动力只有二三人,因为有些缠足妇女并不能下地干活。”

“如此来算,我朝的农业生产效率比南宋要高得多。当然,这只是在一个很小的方面进行比较,毕竟南宋的国土面积太狭小,可耕种面积比大明远远不如。我朝新建,如今的人口数还不如南宋时期,而且我朝土地面积远远多于南宋,因此每户的土地要比南宋,再加上技术的改进,每亩产量虽然没有提高,但是效率提高了。”

听到这里朱允炆点点头,这还差不多,要是一百年都没有长进,朱允炆就该深入的过问了。

“我朝的人口有六千多万吧?”

“是,洪武二十六年的数字,我朝有户一千六十五万二千百七十,口六千五十四万五千百十二。”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特种兵之我成了王艳兵 连载中
特种兵之我成了王艳兵
一根香烟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特种兵之我成了王艳兵】一觉醒来,成了王艳兵。当有一天王艳兵站在世界的最巅峰,叹声说道。“人生真是寂寞如雪!”飞卢小说网提醒您:本小说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1.0万字10个月前
诸侯崛起之大枭雄 连载中
诸侯崛起之大枭雄
诛晓
先有霸秦,强汉,士晋,雄隋,盛唐,富宋,暴元,刚明,懦清九大王朝,后有项羽、曹操、刘裕等一世英杰。 乱世出英杰,草头显枭雄。
20.1万字10个月前
寡人岂止四世三公 连载中
寡人岂止四世三公
二鹿躬郊
东汉末年,皇权衰弱,世家为大,世家中尤其以四世三公的袁氏最为显赫,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中平六年,汉东都洛阳,外戚、宦官、士族,三股力量明争暗斗,袁氏当代领袖太傅袁隗为袁氏政治利益考虑,一手促成昔日故吏西凉军阀董卓入洛,企图在与外戚合作灭掉宦官之后一并铲除外戚,实现士族一枝独秀的宏伟理想。 不曾想,玩火自焚,脱缰的西凉武夫,不讲武德,野蛮而不认旧情,得意忘形,祸乱洛阳,惹得天怒人怨。 袁氏子弟袁绍
3.6万字9个月前
我在唐朝做捡史 连载中
我在唐朝做捡史
宇丑
他女皇的宠臣, 他是公主的情人, 他是大唐贵妇的偶像, 他是满朝臣子主心骨, 他是李唐宗室的守护神! 他叫阎维,阎立本的不肖子孙!
9.8万字9个月前
回到明朝去种地 连载中
回到明朝去种地
公羊卿
李如柏穿越了,李如柏带着自家的宅子穿越了。 本书讨论群:1095903121,进群暗号:天王盖地虎
55.2万字9个月前
三国争鼎 连载中
三国争鼎
眼见为食
初平二年,曹操寄身袁绍,刘备依附公孙瓒,孙氏兄弟托庇袁术,豪杰未起而大乱已现。 经历了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及汉章帝白虎观奏议的打击而苟延残喘的诸子学派看到了最后一线希望,或领袖逐鹿,或择主从龙,诸子之光在神州大地上迸发出最后的灿烂。 故事,从十万黄巾围北海开始。
15.7万字9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