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对陈乃昌道:“那些对造船一窍不通的官员就让他们致仕吧,也别回工部了。提拔表现好的工匠做主事和指挥。还有,跟制造厂一样,设立工匠夜班学堂,让识字的工匠教授造船的专业知识,让太学的学子教工匠识字。”
“各个部门要加强协调,事务多的部门就多安排几个人,事务少的就少安排几个。到明年,必须要做到一天能造两艘四百料的大船。”
“龙江船厂造战船的技术可以保留,但是造商船和货船的技术要能让其他船厂学习。当然,可以收学费,但得是一个能让船厂接受的价格。其他船厂也有独家技术,龙江可以用技术换技术,互相交流,不要敝帚自珍,交流才能进步。”
“朕说的都听懂了?”
“是,陛下,臣遵旨。”严震直和陈乃昌都行礼。
“如何管理,你们还是要和制造厂学,制造厂的管理技术比你们高多了,如果不信,去看看就知道了。”
“今天就到这里吧,回宫。”
“恭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