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朱允炆和大臣们继续回到大殿中商议。六部尚书本以为他们的事结束了,而且皇帝和五军都督商议的肯定是军队要事,并不适合他们这些文官听,但没想到朱允炆并没有让他们走。
“诸位爱卿。”朱允炆首先说道,“本来今天叫你们来只是为了一件小事,但我今天才发现我大明朝国家高层官员缺乏的问题那么严重,既然如此,我们只能先解决这一问题,再来做其他问题。”
“如今的左军左都督可是李景隆?”
李景隆从人群里站出来:“陛下。”
朱允炆看着这废物就来气,但不能直接将他免职:“李景隆接旨,朕知爱卿擅长练兵,即日起任左军右都督,负责大明水军的训练,不得有误。钦此。左军右都督胡日飞任左军左都督。”
“李爱卿,水师非常重要,爱卿一定要好好训练。有什么需要就跟朕讲,朕能满足一定满足。”
李景隆之前可是朱允炆的心腹,现在是被贬了?众人都是这么以为的。朱允炆也不解释,这是给李景隆一个机会,若是做得好,以后留名的就不是郑和,而是李景隆了。
“胡爱卿,你先来讲一下五军都督府究竟担负什么职责。”朱允文接着说。
胡日飞,越国公胡大海三子,曾跟随越国公上阵杀敌,建国后又在府中潜心学习,朱元璋记着胡大海的勇武,希望胡日飞也能挑起大梁来,多次派其跟随燕王朱棣北伐,功不可没,洪武三十年擢为左军右都督。
“起奏陛下,都督府掌军旅之事,各领其都司、卫所,以达于兵部。凡武职,世官流官、土官袭替、优养、优给,所属上之府,移兵部请选。既选,移府,以下之都司、卫所。首领官听吏部选授,给由亦如之。凡武官诰敕、俸粮、水陆步骑操练、官舍旗役并试、军情声息、军伍勾补、边腹地图、文册、屯种、器械、舟车、薪苇之事,并移所司而综理之。凡各省、各镇镇守总兵官,副总兵,并以三等真、署都督及公、侯、伯充之。有大征讨,则挂诸号将军或大将军、前将军、副将军印总兵出,既事,纳之。其各府之掌印及佥书,率皆公、侯、伯。”
“齐爱卿,兵部的职责是什么。”朱允炆又问齐泰。
齐泰不知道朱允炆将两者联系起来是什么意思,只好言简意骇的说道:“兵部掌武卫官、土官选授考课及军制、训练、征调、镇戍、边防、仪仗、禁卫、驿传、厩牧、军械、符勘、兵籍、武学等军事行政,其堂官往往督军出征,本部操赏罚进退将帅之柄。”
朱允文点了点头。
虽然他自认为对明朝的五军都督府还有卫所制度还算熟悉,但这套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这套制度实行十几年后的变化还不清楚。朱允炆目前还不想动卫所制,但要对五军都督府和兵部进行大改,也要问一下臣子的意见,不能一切都想当然了。理论不联系实际,就会水土不服,就会变形走样,最终死亡。
因此朱允炆说道:“诸位爱卿,朕问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如今的这套军制如何?”
皇帝问军制如何,肯定是问皇帝对其掌控是否牢固,是否能巩固他的统治,秉持这样的思想,兵部尚书齐泰答道:“陛下,臣以为太祖高皇帝深谋远虑,以大都督府权重太大,在洪武十三年置五军都督府,又在洪武十五年,十七年,二十三年设五军十位参军府等职,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佑我大明继继绳绳,延续不断。”说完直接跪倒在地,高呼万岁。
朱允炆看着他的一套骚操作,简直是哭笑不得,虽然听人拍自己马屁挺爽的,但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起爱卿,赶紧平身吧。”
又对其他大臣说道:“朕要听的是你们的意见,不是听你们歌功颂德的,你们说什么都可,朕不会怪罪。繆爱卿,你来说。”
繆盛,中军左都督,繆大亨之子,也是个军二代。
此刻朱允炆就像后世的老师面对着一群学生,既然没人举手回答,就只好点名了,低着头也没用。
“是。臣以为五军都督府虽然有利于分权,但也极易造成互相扯皮、推诿。”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