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一听,这正好与他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点了点头:“你继续说。”
繆盛见朱允炆没有责备的意思,胆子也大了起来,继续说道:“臣以为要减少都督的数量。”
此言一出,其余九位都督都对繆盛侧目而视,后军右都督福傲进急忙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妥,减少都督的数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减少扯皮推诿的问题还需要从其他方面入手。”
“这么说你也认为每一军有两个都督会导致扯皮喽?”
福傲进一愣,才发现自己好像说错了话,但又不能对前面说的话加以否定,否则那不是欺君?他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偶尔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但大部分情况下左右都督意见是一致的。”
越描越黑了好吗。“行了,不要说下去了,站一边去。”
“是。”福傲进脸色发苦,默默走向一边。
“繆爱卿,对此你可有良策?”朱允炆又问。
“陛下,臣驽钝,没有良策。”繆盛也不敢再说下去了,太得罪人了,以后怎么在都督府混下去。
“既然你们都不说,那就听朕说吧。”朱允炆道,“这是朕的一点想法,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你们可以提出来。”
“臣等不敢。”
“哎,朕不是不通情理的人,能听得下去,忠言逆耳嘛。”
“在朕看来,目前五军都督府加兵部的组合虽然没捅什么篓子,军队的战斗力仍然很高,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如何保持这种战斗力才是最重要的,你们作为大明的一二品大员,不能只看到当前的情况,必须着眼于未来,对十年后、五十年后的情况作出推断并在现在就采取措施,鼠目寸光、蕃篱之鷃的人就不要在高位上呆着了,趁早乞骸骨。朕问你们,谁想过十年后甚至五年后的大明应该是什么样子?”
底下一片安静。
“朕知道你们的想法,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是不是?”
“臣等有罪。”毛泰、胡日飞等人连忙跪下。
“你们是有罪,但不是朕说的,是千千万万百姓说的。想想吧,十年后卫所糜烂,蒙古鞑子长驱直入,掠夺粮食,杀我大明子民,皇帝群臣只能龟缩在皇宫里,半点办法也无。想想他们会不会骂朕,会不会骂你们,为什么没有把鞑子彻底消灭,为什么没有打造出战无不胜的军队!”
朱允炆想起后世正统年间的土木堡之变,皇帝都被掳了去,这还是就发生在所谓的仁宣之治之后,简直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底下大臣一片安静,其实他们不知道朱允炆为什么生气,儒家思想不会告诉你怎样促进社会的进步,怎样提高人民的生活条件。他们会给你描绘一张大饼,至于这张饼怎么做出来,就不是他们要管的事了。
朱允炆理解这些大臣的局限性,但这不是他们停滞不前的理由:“朕实话告诉你们,朕要实现的理想你们根本就不了解,但这没关系,朕给你们时间去了解。朕想要你们做的你们现在也做不到,这也没关系,时间还来得及。但是,谁要是给朕拖后腿,做这一锅粥里的老鼠屎,朕诛你们十族!”
“且看你们谁想做古往今来第一个被诛十族的人吧,历史一定会记住他的。”
六部尚书和五军都督简直要吓呆了,皇帝可是君无戏言的,现在皇帝敢说出来,以后谁要是触了皇帝的逆鳞,那可真要被诛十族的,那可真是要“流芳百世”了。
朱允炆看着下面一直跪着不敢抬头的众臣,也不想再说什么狠厉的话:“行了,都平身吧。我们继续说五军都督府的事。”
“陛下,臣等同意。”五军都督啥也不敢说了,立马表忠心。
“朕说什么了你们就同意,都平身。”
“谢陛下。”
“即使朕对五军都督府大改,你们的职务仍然是有保障的,不用担心。朕还觉得目前的五军都督府不足以完成以后的军事任务呢,还要扩充一下。”
听了这话,都督们简直就是喜出望外了,他们还以为要把他们全都弄下去。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