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天子亲自驾临治河现场,也是为了将这场为祸二十三年的水患彻底解决,同时也想着通过皇帝亲临这种举动来挽回一些东南的民心。
“既然子侯想到了这些,是不是对大河今后的治理有一些想法?”天子又问道。
“禀陛下,臣对于治水之道并不擅长。只是见到大行此次治水所用的方法,略有一点浅见。”霍嬗拿起案几上的一幅地图,开始向天子进行说明。
“陛下请看,大河中下游已有部分河段有了悬河之势,若不早早治理可能会酿成大祸。若是沿河开渠将河水分流入缺水之地,则可稍减大河水量,对堤岸的冲刷也会减弱许多。同时还能在低地放淤肥田,将沿渠旱地变为水田,定能增加亩产。若是由精通治水的大臣对大河周边详加调查,精心设计渠道水利,未必不能将之建成大汉的新湔堋。”霍嬗道。
说起来,汲仁的治河方案就是在汲黯、郑当时二十年前的那套方案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两套方案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汲仁在填堵决口处的同时还要修两条河渠引大河之水北流,以此来分担东郡这段河堤的河防压力。
霍嬗的这个想法其实就是把汲仁此次引向大河之北的那两条河渠复制到其他河段,从而达到开渠分水的目标。说起来就是“贾让三策”的中策,不仅能够完善地方水利网,还能将大河的水量人为的减少,至少几百年内可以不复闻河水之患。
霍嬗压根就没有考虑贾让的那条“不与水争地”的上策,迁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引河水向北入海,影响的百姓至少数十万,这样一个决心根本不是西汉这种封建国家能够下的。
“此策可行与否,还要等回京之后再行讨论。子侯能够如此用心国事,朕心甚慰!”天子笑着说道。
汉月照万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