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天子又把齐国封给了次子刘闳。刘闳乃是诸子之中地位仅次于太子刘据的一位皇子,受宠程度可能还要更胜一筹。
两封齐国,不是天子的庶长子就是天子最为宠爱的皇子,齐国的份量在汉室诸侯王中是绝对的前三名。
再说起之前常常提及的梁国,也有四十余城,位于今河南省东部,山东省南部,是出了名的富庶之地。
所以,梁国先是封给文帝的爱子刘揖,对景帝储位威胁最大的一个弟弟。后来又被封给窦太后最宠爱的幼子刘武,不提刘武后来因为储位的诱惑被景帝忽悠的这段公案。
梁国的地理位置就是中央用来防备吴楚诸国的,非皇帝的亲信兄弟不能封于此地。而梁王刘武在七国之乱中不仅仅是立下了大功,还打出了一支强军。手握雄兵,又有窦太后偏宠,还被景帝忽悠,也难怪会在七国之乱里下了死力气。
小国的诸侯王如果不是受罚迁封,就必定是刘氏诸王中的小透明。
如现在的长沙王刘庸,他是天子的亲侄子,按理说这份亲缘关系也算亲近,是皇室近支。
奈何其父刘发是景帝第六子,而且还是景帝之子中十分不打眼的一人,生母唐姬本来就是景帝宠妃程姬的侍女。就是因为程姬的月事来了,才让唐姬代替她侍寝。酒醉的景帝,就把唐姬当做了程姬,来了一番颠鸾倒凤。结果一发入魂,这才有了刘发。
母亲不受宠,本人也不受宠,封地在长沙那种犄角旮旯的地方也是理所当然。
汉时的长沙和现如今的鱼米之乡长沙相比,简直就是两个地方。什么“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更是要等到明朝中后期才出现。在长江以南地区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的时代,长沙一向是被视为瘴疠之气横行的地方。
要不是刘发的后世子孙里出了个位面之子刘秀,这位长沙王大概也会和大部分的刘氏诸王一样不为人所知。
赵禹被任命为长沙王太傅,在朝臣看来也确实够惨的。赵禹这个人还是景帝时期就开始做官的老臣,今年也六十多了,可能真就没有了再回来的机会。
而王温舒则是去代国担任太傅,在朝臣们眼中也是一个半斤两的惨字。
和长沙王一样,代王在汉室历史中那也是一个传奇。不过不是往后,而是要往前追溯。
当今天子的祖父,西汉历史上有名的明君文帝,他最初的封爵就是代王。
汉高祖的诸子中,论贵重有惠帝刘盈,论年长有齐王刘肥,论宠爱有赵王刘如意。刘恒和他的母亲薄姬一样,在高祖诸子中一点也不起眼。
所以文帝也只能捞到了代国又穷又冷这种小国,也安安心心地当起了小透明。也正因为此,才躲过了吕后时期的血雨腥风。
等到诸吕被铲除之后,陈平、周勃等平定诸吕外戚的勋贵开始在高祖诸子孙中挑挑拣拣。实力强大的齐国直接忽略,找来个强势的君主,他们这些勋贵还怎么主政。也就是代国看起来实在是没什么威胁,他们才会迎文帝入京。谁成想这位知名影帝继位之后,没用几年功夫就将曾经大权在握的列侯勋贵给打得七零落。
现任的代王刘义是文帝的曾孙,祖父刘参是文帝最不受宠爱的第三子,既不能和嫡子刘启、刘武比身份,也不能和弟弟刘揖比宠爱。爹不疼、娘不爱的刘参也只好又回到曾经受苦多年的代地。
所以天子将赵禹和王温舒贬谪到长沙国和代国,就是明着让这哥俩去那边受苦的。只是这份处置还给他们留了复起的机会,也算是天子对这两位正当壮年的重臣仁至义尽。
赵禹年长也许熬不到回来,但王温舒此人要比赵禹年轻不少,说不定还有再次回京的时候。
汉月照万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