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份家庭背影和际遇,再像堂弟一样抱住卫青的大腿。公孙贺还因为长得一表人才还娶了卫君孺,成为了卫青、卫子夫的大姐夫,当今天子的连襟,成为了卫氏外戚集团的一员。尽管公孙贺的军事能力和堂弟一样都很水,但是也顺利跟着卫青地混下了南奅侯的爵位。若是按照原本的历史,未来的公孙贺甚至登上了丞相的宝座,并且一坐上去就是十三年。
“坐!”走入正厅的公孙贺对公孙敖说道,叔侄三人就分宾主落座。
“大兄,你可知今日小弟前来拜访的用意?”公孙敖问道。
“陛下六日前在朝堂上宣布了平准之策,你大概是听说了什么苗头才来找我。”公孙贺一脸淡然地道,“说吧,到底是有什么风声。”
“不错,正是为了此事。大兄你是知道的,公孙氏一族之中对货殖之道的了解以我为首,族内的大部分产业也都交给了小弟来负责经营。因此,小弟对各勋贵族内经营的产业都有一定的了解。小弟听说韦氏、杜氏、田氏、安陵氏等关中大贾近日常常私会,似乎是在谋划着什么事情。”公孙敖道。
公孙敖打仗和当官的本事只能算是一般,可对于商贾之事倒是颇为擅长。最近十几年,公孙敖经营各项产业给公孙氏家族带来的万万钱以上的收入,这也是他在族中地位仅次于堂兄公孙贺的原因之一。
不过受限于汉室的传统,公孙敖并没有直接出面经营产业,而是采用了目前各大族都在采用的代理人模式。贵族们的尊严总归还是要讲究的,真要是赤膊上阵操持末业,家族难免会为人所耻笑。
参与私会的商人中就有几家与公孙氏的白手套联系颇为紧密,公孙敖的这个消息也是从他们那里传来的。
“这些人联合起来又能干得了什么事情,囤积居奇、拉高粮价还是掺杂作假,来来回回不过就这么几招罢了。再或者是请他们的身后之人出面,带头上疏反对平准之策。只要陛下想做,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太常杜相夫常朝当日就提出了异议,不一样灭有效果。当年的均输之法、算缗告缗,也没见得他们阻止了下来。”公孙贺嗤笑言道,“而且别的家族不提,田氏一定不会参与到这些事情里来,张氏的两兄弟里可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目前关中最出名的几家的大贾如韦氏、杜氏、田氏、无盐氏等,实际上都是列侯、贵戚的白手套。比如关中田氏,表面上也是近百年的豪强家族,然而实际上目前族中最大的靠山就是杜陵张氏。
田氏前一代的家族掌门人田甲更是早在张汤为长安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资助。果不其然,张汤的官运一路亨通,一步步爬上了廷尉、御史大夫这样的三公九卿之位,也给田氏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就算是张汤已死,田氏一族依然依附于张贺、张安世两兄弟,一个二十来岁的太子庶子和一个不满二十的议郎,二三十年后的前途简直不可限量。除了继续为两兄弟官场上的交际、打点提供支持以外,像张贺三年前娶亲的时候,一应花销也都是由田氏一手包办。
公孙贺此前多次接触过张氏两兄弟,这两个人的智慧、才干在官场的年轻一辈中出类拔萃。以他们和天家的亲近,必然不会让田氏去行那螳臂当车之举。
“大兄所言甚是,小弟也觉得韦氏、杜氏、安陵氏等大贾联合起来也不能成事。只是平准、均输之策最终都是从我等大族身上割肉,我族也需要对此有一个方略。族中众人,官爵之高、权势之大莫过于大兄,识见也高众兄弟一等,小弟心中有些想法,想请大兄参详。关中各大族的行动必定取得他们想要的效果,只是行动一旦开展,关中的物价必有波动,我们公孙氏要不要暗暗配合他们从中牟取一些利益。”公孙敖恳切地说道。
即使当官的本事再差,当公孙敖既做过两千石的太守、将军,又曾经有过合骑侯的爵位后,看待事情的眼光也要远高于这些商贾。
关中各豪强家族的背后都有各自靠山,有勋贵们盯着,这种几大商贾家族的联合行动本来就未见得能正常开展。只是如果成功行动了之后,关中的粮、油、布等物资的价格肯定会有波动,到时候以公孙氏的家底也能从中牟取相当高的利润。
汉月照万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