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头看着贾似道咧嘴一笑:“似道兄既然与这位孟将军有了分歧,不如先在我商州盘桓几日再做打算。似道兄勿忧,家父与令尊贾涉大人也有一番交情,你我两人乃是世交,你就安安心心的在这里住下,先安顿下来,洗漱一番,有什么话我们下午再说。”
说着,转头招呼小二:“去给我兄弟安排一个上房,给九叔说一声,一定要招呼好了,一应花销都是我的。”说完,也不管贾似道反应,就这么半推半拉的叫小二把贾似道送到了后面楼中。
那几个衙役看着没什么事情了,也就准备离去,却被赵希明叫住,感谢几句后,又一人给了一百个铜子,只说叫他们拿出喝茶。衙役们自然连声道谢,出门了都还在谈论这赵衙内果然是人中龙凤,惯会处事,给他跑起腿来也是心甘情愿。
赵希明看着事情基本处理完了,也没有了再出去转悠的心思,叫小二来给自己找了一间静室,又将赵武和小七打发出去通知自己的三个义弟,说晚上大家在太白居吃饭,就自己一个人枯坐在静室中思考了起来。
到了这里这么久了,总算是碰上了一个名人,虽然是幼年版的。既然冒充世交把他留了下来,必然要想一个处置的方法。都说这贾似道是南宋四大奸相之首,连那秦桧也瞠乎其后,基本上南宋灭亡此人占了大半功劳。可自己主攻明清的时候就发现一个大问题: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史书上写的,往往都做不得准。不信,你去看看那大清朝修《明史,把大明的太祖高皇帝都刻画成什么样了?既然如此,那么不过百年的元朝修的《宋史又能全信?
如果那贾似道真的是如此大奸大恶,那趁着他还是一个小孩子,身边也没有大人,就在这商州城里悄悄的把他处理了,也不是一件难事。问题是这东西谁也说不准啊,那贾似道后面到底是忠是奸还没有定论,如果是奸,把他处理了,也算是防患于未然,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可如果是忠呢?那不是帮了鞑子的大忙了吗?何况现在他还是一个孩子?
赵希明苦苦地压榨着自己脑海中的记忆。可对这贾似道的记忆除了他凭借自己姐姐当了贵妃之后,一路攀附直到当了蟋蟀宰相以外,最深刻的居然是一首《醉歌“吕将军在守襄阳,十载襄阳铁脊梁。望断援兵无信息,声声骂杀贾平章。”。
说来可笑,作为一个历史专业的学生,赵希明第一次记住这首诗居然是在一部小说里,这贾平章就是贾似道了,按照汪元量的诗句来看,贾似道是的确该杀的,可十年无援兵的襄阳面对蒙古铁蹄的大军压境能坚持那么久?赵希明是不怎么相信的。
在那部小说中是郭大侠、黄女侠带了一群武林好汉帮助吕氏兄弟守住了襄阳。按小说中的刻画,郭大侠在襄阳是以布衣身份帮助京湖安慰制置使吕文德,吕文德升官后,接任是吕文焕,这俩官员在那部小说中中都不是什么正面角色,只要一听敌军来犯,一定是面如土色,若军情紧急,则是体似筛糠,对破敌退军永远是束手无策。总之,两人出场,完全是为了衬托郭大侠的高尚品格。
当初赵希明也是对吕氏兄弟气的牙痒痒的,尤其是对吕文焕更是恨不能啖其肉、饮其血,抽其筋,挫骨扬灰,方解心头之恨。对那位小说家的笔墨功夫更是崇拜的五体投地。后来自己慢慢学会思考,又拜读了那位小说家的所有大作之后,才发现那位小说家固然文笔出众,当为一代宗师,可这位宗师才是真正的民族主义者,对我汉人王朝的文官武将总是脸谱化的小丑描写,反倒是异族中,尤其是他家祖上从大金到后金到大清,却总有几个不世出的英才雄主。所以赵希明的崇敬之心也就渐渐淡了。这宗师憎恨的贾平章想来也不一定就那么可恨吧?
想到这里,赵希明吁了一口气,按下自己的杀机,小子,算你好命,是查大师救了你,以后跟着我攻打金国的时候看看有没有机会报一下恩情。不管怎么样,那贾似道现在还没有做出祸国殃民之事,现在看他模样也不过与自己差不多大。就算他有个姐姐要当贵妃,以自己领先他一千多年的见识,就不信看不住他。再说了,有自己在,几十年后,那吕将军是没有机会守襄阳的,要守,也得给我去守库页岛!
免费章节,就多聊几句。
南宋不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