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城门口,两杆红缨枪斜斜地倚靠在门洞上,旁边,枪的主人呵着手站在门口。嘴里抱怨着手气不好,第一天开门就抽到了自己。
正在抱怨,忽然听到一阵马蹄声从城内传来,连忙拿起长枪转头看去。只见城内四个鲜衣怒马的少年带着一群人在百多个骑兵的簇拥下,正在向城门走来。
守门的士兵,对视了一眼。心中都觉得奇怪,这第一天开门,赵衙内就要带着城里几个衙内出去干什么?还带了这么多人,居然还有骑兵。
“是御前都统制司的?得有一个都了吧?”
“废话,这一百多骑兵,不是御前都统制司谁调的出来?我认识那个都头,叫做周正元,听说前几天得罪了上官。”
“那他倒是好运气,在这商州,御前都统制司也要给知州大人几分面子。只要他巴结上了赵衙内,升官发财还不是一件小事。”
赵希明其实也不想这么早出来。只是昨天回家以后听仆役禀告说刘太医又来拜访衙内,打算探讨一下医理。见衙内不在家,已经说好明日一早再来。赵希明哪里禁得住刘太医这番纠缠。听晚上赵师中回来说,要让他明日带着几个衙内到赵家庄玩耍,真是求之不得,连夜就叫仆役到几家府上去一一通知。今日一大早就起来,草草梳洗一番,带着赵武与小七一起去找寻那三个衙内,好不容易聚齐了四兄弟。连忙去寻了同他们一起出城的骑兵,早早的就向着南门进发。
想是这几天不能出城,大家都被憋的狠了,一出城后真是像出笼的鸟儿一样,趁着路上没什么人,就要开始策马狂奔。口中还纷纷呼朋唤友,非要在骑术上面夺个彩头。
那周正元却也识趣,吩咐十几个骑兵看护好策马狂奔的众人后。自己只是紧紧地跟在赵希明身后,和赵武小七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闲话。
一路上你追我赶,在百十个骑兵的簇拥下,大家一路向南,不一会功夫就看到了到了一个大庄子。
只见庄子边不足三百步步,宋朝长度单位,成年人两脚向前各走一下为一步,大约相当于现在1.2米。,便是一条大河。庄上使人花了不少工夫,挖了一条护城河,绕着庄子流了一个整圈,像一双手臂一样,将庄子紧紧环抱其中。庄子里面绿树成荫,在绿树的掩映之下,几个木楼若隐若现,上面好像还站了几个人在向这边张望。
赵武嘘了一口气,对着四人说道:“衙内请看,这就是赵家庄了。”
赵世民仔细看了看这个庄子的外观,不怎么像地主庄园,反而像是一个堡寨。
原来这个庄子本来是光宗年间朝中外戚所置,当时那个贵妃差点在光宗皇后李氏的手下死于非命。谁知道光宗福薄,仅仅当了四年天子就被迫禅位,李氏不再手握大权以后性格也好了许多,许是同病相怜之故吧,竟然放了那贵妃一条生路,还在这边境之地,将这处庄子指于贵妃家中作为私产。那贵妃家中得了这个好处以后,也不嫌商州偏远,想着这里有一个榷场,忙着叫两个堂兄弟带着数十户人迁徙过来,一心把这庄子好好整治一下,以后就靠山吃山,就算不能为本家输送多少钱粮,至少也算是多给自家的兔子留了一个窟。
几年前,这贵妃也亡故了,家中子弟不事生产,坐吃山空。这庄子也就逐渐萧条下来,直到两年前卖于赵师中,从此以后,这庄子就被人唤作赵家庄。
赵师中得了这庄子以后,也是投入了大量心血。不但四处招募流民安置,还在庄子里设立了一个弓箭社,里面有几个弓手弓手,南宋官职。相当于基层派出所民警兼乡镇各场站工作人员。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弓箭手。带着一群白身在耕作之余也不时操练一番,以保一方平安。
赵武纵马向前,口里大叫着:“开门,开门。是衙内来了。”木楼上的人仔细的看了一下,向下边的人大声的喊道:“开门吧,真的是武叔。”
几个人赶忙放下吊桥迎出门来,和赵武打了招呼以后,在赵武的带领下来到了赵希明马前拱手施礼道:“不知衙内今日前来,我等未曾远迎,衙内恕罪。”
赵希明下马笑吟吟地还礼:“不知者不罪。诸位在这庄子里守护多日,辛苦各位了。”
南宋不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