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没了这压箱底的亲兵,立刻就萎靡不振,李成梁不得已,带着陪同他养老的亲卫来到辽镇,希望挽回颓势,据说李成梁抵达辽阳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打努尔哈赤,用舍弃辽左六堡为代价,换取努尔哈赤支持李家继续在辽东立足,李成梁老了,心里只有他那个小家,不过我们也清楚,他是恨,晚年丧子,切骨之痛,他有理由去恨,恨朝廷凉薄,恨辽东诸将狭隘,恨蒙古土蛮狡诈,所以他才会做出这个决定,他和戚大人不一样,戚大人被朝廷排挤,只能辞官归乡,郁郁而终,而李大人终其一生都在战斗,与蒙古人斗,与满族人斗,与辽镇将门斗,与朝廷百官斗,斗来斗去,最后还是一无所有,可怜可悲。”曹文诏来辽东时,李家已经衰败,但关于李家的一切,都还停留在辽东将门的脑海里,众人偶尔醉酒之后,也会感慨几句,到底是那时候的辽镇好,还是现在的辽镇好?
恐怕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虽说是中了陷阱,可归根到底还是李如松犯了冒进的老毛病,他在抗倭援朝的碧蹄馆之战中,他就犯过类似的错误,不过那次他运气好,侥幸逃过一劫,但可一不可二,可二不可三,运气不可能次次都眷顾你,明白吗?”曹文诏这话说的是李如松,实际上批评的还是曹向丘。
不管是在辽河边上的血战,还是今天城外棚户区的伏击,曹向丘都是以少打多,行走在死亡的边缘,别看这次城外大胜,没死一兵一字,那真的是他运气好,旁边就有一个坚固的马圈作为掩体,要是在空旷的平地上对战,他们曹家六个亲兵分分钟就被人围殴致死,曹文诏可不能惯着曹向丘这破毛病,都说兵行险着是不得已而为之,自己这儿子倒好,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危险,天天往死地里闯。
对面自己老爹的指责,曹向丘只能摸着后脑勺,脸上假模假样的挤出一抹惭愧的表情,他也不想这样的,你像辽河那次,自己都未卜先知提前跑路了,结果遇到了另一个未卜先知拦截的,这他上哪里说理去,至于这次,那也不能怪他,这方明镜做足了表情,自己又不是地头蛇,怎么会知道广宁城治安居然会崩坏至此,在城外就被人打劫,他冤啊。
曹阁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