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玉吃好了饭,用手背抹了下嘴,走过来:“谢过恩公,我回去了。”她朝小舍鞠了个躬,准备转身离去。
小舍急忙拦着她:“姑娘留步,本官有事相求。”
梁小玉抬头吃惊看着他。
小舍轻轻的关照她两句,回头对况钟道:“你们先回去,把最好的公服穿好,靴子给我擦得一尘不染,要有陪钦差大臣出访的派头,半个时辰在仪门口集中。”
小舍是第三次到松江安亭了。街面变了样,干净了许多,钦差大臣的队伍浩浩荡荡的过去,鼓乐声引来众多的镇上百姓。队伍沿着河边,穿过亭廊,小舍在轿内观望,河水清清,倒影在河里的树枝旁逸斜出,犹如少女,姿势优美。
再前行,右边是菩提寺,几株白玉兰洁白无瑕,在兰天的辉映下更加耀眼。左边透过树林便能望到的是高高耸立的永安塔,除了镇朝西南,原先的沙路也铺上青石道板,马蹄上去,铮铮有声。
况钟与小舍坐在一辆马车内,车前车后,拥着整齐的马队,雄赳赳的架势。
况钟道:“张詹事,你弄这么大的排场,又是卫兵,又是丫鬟的,葫芦里卖什么药啊?”
“你说这么金山卫的官兵个个是英雄,我怎么好意思细查,这不打击人家的士气吗?”
“也是,有点下不了手,那咱们这架势也会把人吓死啊。”况钟不解的问。
“这不同,我们事实是钦差,巡查也可代表皇上对他们的关怀,表达对他们的慰问,能起到鼓舞斗志的作用。”
“说是不错,但这居高临下的”
“我要的就是这个排场,让他们整队来欢迎我。”
“整队?下官明白了,让他们一排排的接受钦差大臣的检阅。妙,妙招。哈哈哈,我来清点人数。”
“不劳你大驾,我已经按排好小旗几个了,你就和梁姑娘一左一右陪着我就行。”
沿海海氛不靖,鉴于金山沿海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洪武十七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信国公汤和与安庆侯仇成偕方鸣谦巡视浙江沿海,找一个地方建城。几经筹备,在滨海的盐业山镇小官镇筑城设卫,与海中金山隔海相望,故名金山卫,人们称小官镇为卫城。
小舍上次来时城墙还是半土半砖的,现在全改了厚实的青砖,除月城楼外,有正门楼4座、水关门2座、角楼4座、箭楼48座。阳光明媚,彩旗飘飘,卫所的世袭的指挥佥使穿着盔甲,戎装整齐的率众将士,已在拱宸门列队迎接。
钦差的马队穿过吊桥,城门,轰隆隆的进了城。在四个城门,四个角楼绕了一圈,回到城中央的十字街头。况钟下了马对候指挥使道:“请指挥使,立即召集所有官兵,接受钦差张小舍的检阅。”
候千户大喊一声口令,战鼓响起,一队队官兵持着刀枪从营房,校场开始向月城楼外广场集合,小舍在梁姑娘和卫兵的搀扶下,骑马随指挥使上了城顶。四周可以看到护城河,比以前宽了不少。
队伍组成了方队,有骑兵方队,弓箭手方队,长矛方队,火炮方队,还有水手方队。一列列,随着指挥的号子声,威武整齐的从城外迈着步伐通过吊桥。候指挥是候端的大公子,他道”从小在军营长大,父亲回乡后,他继任了职务,知道怎样训练官兵。”
小舍回道”看指挥站立的姿势就知道这个卫所的军事素养。”
候指挥一个立正,行了个军人的礼道:“这是小官镇千户所,九百八十八名官兵,全部集合完毕,接受钦差大臣的检阅。”
小舍见过大的场面,童子军三千多人的也见过,高高的城楼望下去,千把个人一会儿就走完了。小舍装模作样的挥着手,见小旗点头向他示意,知道戏该收场了,便下了城楼去营房察看,上次来过,还在里面洗过澡,所以轻车熟路的在营房多绕了几圈。
快马来报,汉王朱高煦趁北京,南京地震之机,在山东乐安,朱高煦起兵造反,联合山东都指挥靳荣,又在卫所散发刀箭、旗帜,掠夺周边郡县的所有马匹,设立前后左右中五军,任命王斌、朱恒等为太师、都督、尚书等官职。朱高煦还企图勾结英国公张辅为内应,但被张辅告发。
乡村小吏在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