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朱家村镇的集会结束了,各乡各地的船都散了,河面上顿时安静不少。
小舍的官船向松江府开拔。
梁小玉也搭乘上了船,去府衙告黑胡子残害父亲的状。
小舍喝着茶,况钟与同乡陆千户的交谈得到的信息,松江府的情况比苏州好许多,毕竟是抗倭的前线,人员短缺的漏洞极少。
两人商议着,船不知不觉到了松江府码头。
曾经与金忠和夏元吉来过两次,小舍对松江云间第一楼非常熟悉,还有那个忠厚敦实,说话一顿一顿的年轻同知李时茂,此刻已经迎了上来:“张大人,久违了。”
“我上回护送夏尚书来时,咱俩还是毛头小伙子,时光一晃都到了不惑之年。”
“那是,那是,黄知府都六十了。”
“哈哈,当年他被夏尚书骂得可怜,我还记得,他如今在那?”
“黄知府回老家几年了,新知府和苏州府一样,一直没来。”
“南直隶是朝廷的宝贝,九个府的知府都空缺着。”两人并肩走着,小舍想起还没介绍况钟。急忙回头叫他,那有况钟的人影。
小旗道:“况大人可能尿急,朝那树丛中去了。”
两人立定,果然况钟整理着衣衫从茅草丛出来。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昨天在朱家村吃的螺蛳,有几颗是臭的。”况钟带着歉意,向李时茂打了个招呼。
李同知道:“那东西鲜是鲜,不容易消化。”
一帮人还没进宽大的府衙门洞,广场上的鼓被人敲响了。
清楚的是敲了三下。
况钟道:“肯定是梁小玉状告黑胡子的事,而且三声,背后有高人指点。”
李同知唤个通判带小舍进府,自己去准备升堂。
松江府有专门接待贵客的住处
院内种南天竺、桂花等花卉,被称为竺桂院,意与“主贵”谐音。
通判一边按排他们住下,一边把松江辖区的朱家村镇所,华亭镇所,青村中前所,南江咀所和金山卫所的花名册,一本本的交上来。
小舍翻开金山卫的花名册,这卫所下面有三个千户所,辖境东起宝山,西达乍浦,左右策应,绵亘几百里的沿海地带,有巡海船40艘,官兵有三千一百一十五人。现任卫指挥同知是世袭的候端儿子。
况钟道:“听陆千户介绍,8年前倭寇三千多人前来偷袭,从卫南海滩上岸,烧杀掳掠,金山卫指挥同知侯端与担任与千户郤清披挂上阵、分兵出战。郤清率千人从南门出去迎敌,没想到海上潜伏那么多倭寇,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郤千户也壮烈牺牲。”
“我记得此事,后来浙江的周荣也赶来支援的。”
“倭寇乘势从南门入城,并控制了吊桥。此时,侯端同知是带另一支千人队伍东门出去包操的,回来无法入城,于是转道西门,吊桥也被倭寇控制了。他仰天叹道:“城失去,我也当死,怎可偷生?”策马一跃,过河入西门,步兵无法跟上。”
小舍摇了摇头,继续听着。
侯端与倭寇姿三郎激战数十回合,身上被射中的箭,如刺猬的毛一样密集,咬着牙冲到城门口,倭寇姿三郎惊叹:“这真是位勇武的将军啊,给我干了他!”
“我看勇气可嘉,就是急了点。”小舍叹气道。
“大人,可能当时一心想夺回城池,城里有不少自已的家属和百姓啊,倭寇可是,杀人不眨眼的。”
“急有什么用,这时候作为指挥,要的就是冷静,要的就是智慧。”
“倭寇巴不得你孤军深入,仗着人多,用染坊抢来的布横在街上,想绊倒、活捉侯端。”况钟轻轻道,神情凝滞。
“这帮龟儿子也想得出。”小舍忿忿不平的用拳头砸了一下桌子。
“还好,陆千户说,侯端驰马用剑挑起布匹,将它截断,逃出了东门。还好守御青村中卫、南汇嘴两所的指挥佥事施义赶到了。”
“两个所加上候瑞的人马应该有三千人了。”小舍松了口气道。
乡村小吏在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