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公孙瓒,这人比公孙度稍弱一些,但也是个狠人,他治军严明,爱兵如子,以少胜多之战几乎是他一生的主旋律,至少,在遇见袁绍…不,准确的说是遇见鞠义之前是这样…在他小的时候,曾经率领数十骑兵,出了塞外,遇见了乌丸军,人家乌丸军十倍于他尚且未攻,公孙瓒直接领着数十骑兵把数百乌丸铁骑给冲了。
后来乌丸丘力居造反,当时乌丸人杂居幽州之地,虽然日子过的不算富裕,还凑的过去。因此丘力居人手少,只是后来才渐渐发迹。结果在中平五年,被公孙瓒再一次以少胜多,在辽东属国石门打败了丘力居和张纯联军,当时,公孙瓒只有两个曲的兵力。
要不是南匈奴插上一脚,哪还有丘力居蹦跶的机会?当然,这不是给予公孙瓒狠人标志的原因…公孙瓒真正狠的地方,在于他每次打了胜仗后,就会命令士兵们洗劫城池,村庄。
没错,这也是东汉末年人少的主要原因。所有的诸侯,嘴上都说的冠冕堂皇,什么爱民如子,仁德治道等等,可是几乎每个军阀诸侯都这么干过。他们没有钱,就让老百姓去掏,破钱免灾算是好的,当时有不知道多少百姓,奉上钱粮后被兴起的士兵杀害,死的像狗一样默默无闻。又有多少女子,被拿去当做战利品?
当然,也有例外,汉昭烈帝刘备,幽州牧刘虞,荆州牧刘表……
公孙瓒的过人之处,在他崛起时展现的淋漓尽致,靠战功提拔,一路升到了将军之位,毫无根基,拉起了数万大军!而且各个身经百战,手底下都是精兵强将,严纲,单经。在汉末诸侯割据的初期,这数万兵马!与二袁声势齐隆!
被二虎包围虎视的刘虞,这么一比较,就显得有些无能。毕竟人家就是家室好,正儿八经的东海恭王刘强之后,血脉纯正,祖父刘嘉曾任光禄勋,父亲刘舒曾任丹阳太守,随随便便就当上了幽州牧,随随便便发个通缉令,就有人把张纯的首级送上来,后来还被朝廷表为大司马……击败张纯和丘力居的功臣是公孙瓒,可功劳就这么毫不客气的被刘虞占了,没办法,谁让人家姓刘呢?当然,凡事不能以点盖面,刘虞此人倒有些本领,其实严格来说,就算没有公孙瓒,以刘虞的手腕也能把鲜卑乌丸这些少数民族玩弄于鼓掌,而且刘虞的政绩,也是可以名垂青史的。
大司马,与丞相,大将军并称上三公,位列三公之上。地位无比崇高。
另一个姓刘的刘焉更狠,本来做着交州刺史,后来嫌交州条件苛刻,太过穷酸,随便找了个由头就申请调到了益州,更离谱的是,人家朝廷还批准了…
说回当下。吕布挥军收复了幽州大片城池土地,幽州两大诸侯也没闲着。困局于孤城的公孙瓒数千兵马,因丘力居军大举西征,围困公孙瓒的力量薄弱,公孙瓒军固然缺粮,却在公孙瓒与皇甫嵩的带领下,杀出重围,将驻守在右北平的少量兵马击退,公孙瓒割据右北平郡,辽西辽东二郡,自领右北平郡守,皇甫嵩对他大加指责,一顿怒叱之下,皇甫嵩被扣押。
刘虞这面,利用幽州牧的正确地位,迅速占据了涿郡,广阳郡,渔阳郡,并对吕布提供了大量的弓弩,足有五千具,用来对付乌丸铁骑,更有拒鹿角等战略物资,不仅如此,刘虞还将手下能用的所有兵马,都交给了吕布,共计一万步卒,都是披甲持锐,久经沙场的老兵。面对如此热情好客的刘虞,吕布也无法反驳…他也没机会反驳,坐镇后方的卢植在刘虞拜见之后干净利落的把三郡城池都交给了刘虞。
哎,用人不善啊……
三国飞将吕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