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骠骑将军,何其壮哉!”文武百官闻言肃然,直起身子,目视韩融。
“噤声!!”董卓黑沉着脸,一双小眼睛,暴露着凶光,扫视众臣。
刘协兴奋的小脸红扑扑的,从龙座上站起身,底气十足的喊道,“好!不愧是朕册封的骠骑将军!拟旨,封吕布为大将军,总司天下兵马!”
“哼!”董卓瞪了眼韩融,冷哼一声,出班谏言道,“陛下三思,大将军之职,不如且待吕将军功成之日,再行封赏不迟。”
三个月来的郁结顷刻间荡然无存,刘协豪情万丈,丝毫不惧董卓,大声道,“不!就现在封!”
“呵呵。”董卓皮笑肉不笑的笑了几声,回首,冷眼扫视满朝官僚士大夫,语含深意道,“陛下年幼,尔等大臣也年幼?还不出来劝劝!”
一群文武大臣相识一眼,随后或犹豫,或干脆,出班齐声谏言道,“陛下三思!”
“你……你们!!”刘协哪里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人,气得小脸通红,手指颤抖。
“哎,看来陛下累了,需要休息,来人啊,送天子下去休息。”董卓大声道。
刘协纵然聪颖机敏,却也只是个稚童,只能随波逐流,在带刀护卫的护送下,黯然离开龙座,抬起小脑袋望了眼上方的玉柱栋梁,又看了眼一群上不能匡主,下不能济民,尽皆尸位素餐,臣服贼子淫威,不禁心生绝望。
文武百官中,一个皂服白巾的青年文士,双眸幽深的看了眼董卓与刘协,一副若有所思,旁边坐着的典军校尉曹操,对这个青年文士抿嘴一笑,声音轻微,道,“公达可是有何想法?不妨下朝后一叙,曹某有事,想要请教公达。”
此人,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曹魏谋主。
想当年,曹操手下人才何其济济?
上有荀彧,总领政务,下有戏志才,郭嘉,程昱,贾诩,刘晔,钟繇,陈群,董昭等一干谋士,哪个不是深谋远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可曹操,独独只任荀攸为谋主,可见此人的才干。
如今世态更迁,荀攸得了荀家全力支持,取荀彧而代之,他本就少有名气,在士子有意无意见的吹捧下,渐渐名声享誉天下。
而为了让荀家的未来一片光明,见董卓把持朝政,隐隐有大乱之相。荀攸也有责任有义务,为即将到来的乱世,寻找一个明主。
当今天下,袁绍袁本初,自那时愤而离廷,被董卓封了渤海太守。就在方才,董卓又将王匡、张邈,刘岱,韩馥等人封为了太守州牧。心思敏捷的荀攸就猜到,属于袁绍的天下,就要来临,再加上,荀攸身出颍川荀家,名门正宗,也颇得袁绍尊敬。
可是……袁绍真的是明主吗?
荀攸望着眼前的曹操,不由出神。
良久,荀攸白面无须的脸庞上,浮现一抹笑意,轻轻点头道,“嗯。”
荀攸又将目光放在朝廷之间,为几年前因党锢之祸而获罪的陈藩等人平反,慷慨激昂的董卓,不禁陷入沉思。世人皆道董卓残暴不仁,可董卓,也有妇人之仁,倘若他不轻易放过反对者,敢于得罪袁家,一纸召令,一亭长都可擒拿袁绍于殿前,为何?要让袁绍羽翼丰满?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这一点,别说顶级智者荀攸猜不透,就连吕布这个穿越者也猜不透,如果吕布面对这一幕,也一定会感到诧异,因为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正史,有一点是不变的。袁绍的渤海太守,就是他董卓一手提拔。
本就只是一个无兵无地的世家子弟,在他一手提拔下,变得羽翼丰满,招揽世家子弟,迅速将队伍扩大,扩大到足以撼动到董卓的地步。
分割
幽州。
历史轨迹上的公孙度本是初平元年,被董卓部将徐荣举荐,方才任辽东太守。如今公孙度还在免官中,为白身。历史上东汉末年,幽州有两大狠人,首推之人,就是公孙度,此人到任辽东之后,利用严厉刑法,第二件事,直接把辽东豪强杀了个遍!杀了个尸横遍野,人人惶恐,然后东伐高句丽,西击乌丸,南取辽东半岛,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开疆扩土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把辽东培养成超越时代的安宁发达之地。
三国飞将吕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