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厘金出炉
小翁大人的面子,必须得给;否则,陈子恒肯定赖在杨孟晗办公室不走,把人统统赶走,想进来说事的,也拦着不让进。
翁家贵女翁小妹,什么话都不用说,只要微蹙峨眉;我们的子恒仁兄,就心疼的不行不行了。然后呐,然后就是夫人的态度,就是洒家的立场啰!
小翁大人年龄有四十多了,是家族的老大;按年龄算,实际上比杨孟晗的父亲也就小几岁,中进士倒是比杨孟晗的父亲晚了七八年;所以现在是正三品学政,身上还有一个詹事府少詹事的职务,少詹事虽然是四品,可这是份量很重的清贵官身;不可以以简单的四品官来衡量的,有这个资历,将来入军机处、做大学士,是容易很多的;从这一点讲,杨孟晗的老父亲的资历,并不比小翁大人硬棒多少。
小翁大人的接风宴,陈家抢了先;这也在情理之中。翁小妹的婚礼,翁同书翁药房因为离得远,没赶得回来;这第一站肯定是落脚陈家,过来妹妹家看一看。
杨孟晗在陈家书房,见到温文尔雅的、也挺有风度的小翁大人时,书房里已经很多人了;不但方子詹、翁叔平来了,陈润淼、方子严、方子聪、袁又村、袁翔甫、凌幼樵、何卓人都在,连瑞臻公都坐在上首位置,笑嘻嘻地陪着喝茶聊天;连不怎么参与文人聚会的二阿哥孟曦都来了。嗯,几家在沪上的话事人,全齐了;小翁大人的面子可真不小。
翁同书:瑞臻公,各位,舍妹大婚,某家都没能回来,实为憾事;赴任江北大营,也有几个月了,战事迁延,也无空暇与诸位碰面;这次是接到琦善大人的差遣,顺道回来见见诸位。瑞臻公有十几年没见到,是吧?嗯,瑞臻公身体如此康健,非常之幸也!
瑞臻公:呵呵,我老头子就是来沪上散散心,顺带着到各家偶尔窜窜门,混杯好茶喝的;做大事的,还是在座的你们年轻人,哈哈......
翁同书:江宁才子杨幼鸣,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杨孟晗连忙抱拳:当不得药房兄缪赞,小子惭愧,惭愧!
陈润淼想了想说:小翁大人,在江北大营,出现了一件新税制,我等倒是有兴趣听听。
翁同书:嗯,一开始还是半遮半掩的,怕人说闲话;现在万岁允准了,公开说没事了;那些两头跑生意的徽商、晋商,天天在呱噪这件事呐。它一开始叫厘捐,这个呐,倒是和林则徐林少穆大人早年在江苏做巡抚时,推出的“一文愿”有些渊源。
杨孟晗:这怎么扯上关系了呐?
翁同书:这里面有一个传奇人物,在江左据说蛮有名气的,颇有捷才;他叫钱江,字东平,本贯浙江省归安府(今吴兴)人。少失牯依,依其叔父钱园监护抚养。钱江五岁时,叔父教他上学,聪颖非常,九岁下笔成文,兼有舌辩,宾客满堂无有能难他者。但是钱江钱东平虽然有才,科举之路,却颇为坎坷,参加科举考试屡屡失败;因家中富有,捐钱成为“监生”。鸦片战争洋夷来犯时,游学到了广州,结识曾任两广总督林则徐的随员、负责案牍工作的浙江同乡何大庚?。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战争结束,我大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林则徐被撤职查办、遣戍新疆。何大庚激于义愤,和钱江等人商量,草拟《告全粤义士义民公檄》,并持此文稿去见两广总督祁埙,祁埙看后,很滑头地随口不咸不淡地赞赏几句,;何大庚便有点给点颜色就开染坊了,把这篇“公檄”刻印散发,民众争相传阅,群情激愤。在广州的钦差大臣伊里布十分震怒,把何大庚解回浙江原籍。钱江则被革去监生,发送新疆充军。在新疆,钱江与自己仰慕的林则徐相遇,并辅佐林大人屯田。因治屯有功,林、钱二人被清廷特赦。道光二十六年(1846)林被重新启用,署陕甘总督,钱东平则为幕僚。道光二十八年(1848)林移督云贵,钱东平便与林分手,继续游历各地。
杨孟晗:那这样说来,这个钱江钱东平,这一辈子,一直处于怀才不遇、未遇明主的尴尬境遇中啰!林则徐林少穆大人好像对他,也就那样嘛。一般主宾相处得宜的,不会半路就散了啊;就是散了,也会安排个去处呀?
潮声月影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