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东梁山孤旅
回到仪凤门后,杨孟晗召集了各部队长战时会议,下达了布防命令。第一混编营与蓝新宇的炮兵营住幕府山,总指挥陈昱之;第二混编营在静海寺以西建立阻击阵地,防范西来之敌;
赵宇民之步兵一营驻守金川门,何鼎桂之步兵二营驻守钟阜门,方浚耜之步兵三营驻守仪凤门。
辎重营到达后,卸下辎重后,除留下工兵连外,其他三连去往焦山粮台,接管后勤基地。钱芝化之水上纵队陆战营在换防后,在江宁城内狮子山以南布防,建立街垒,做好相应巷战准备。
水上支队三艘战舰轮班巡防,一艘向上游巡查,一艘在江宁江面巡弋,一艘在焦山锚地轮休。
留在码头的工兵连,临时受镇抚部长袁祖志指挥,接管下关码头,维持秩序,疏导可能出现的逃难人流。同时组织当地民船,向下游疏导人口;水上支队补给船和红单船亦参与难民疏导。
杨孟晗并没有参与江宁城里的迎来送往,有什么事情,都是老父亲出面;到了江宁城,他就是如假包换的巡抚三公子,父在子不言,其他人有什么事找巡防旅,也是先找巡抚杨老大人。
杨大人做事敞亮,把藩库老底子都翻出来了,供应各军;还开天辟地,在我大清头一遭,预发三个月军饷;还把仅剩下的两个标营,交给杨大人口中称为能征惯战的江南提督福珠洪阿大人指挥。
提督福珠洪阿感动的啥也说不出来了,行,患难见真情,某家记下了......
杨巡抚现在见人就散银子,给粮食给装备;手下又有儿子领着一支洋枪兵,听说挺能打;反而现在成了江宁城最吃得开的人。谁也不会傻到得罪一个背后站着一个能耐大、能打架的儿子的财神菩萨;于情于理,都讲不过去汕。
老父亲一再跟江宁将军祥厚、江南提督福珠洪阿、邹鸣鹤等人解释说:在下小三子这一大营兵,去年中秋时,才千把人;还是本官去年十月,到下面巡查防务与难民灾情时,觉得长毛匪乱日益猖獗,才厚着脸皮让沪上士绅筹款,临时急捡,凑起来这些人。训练时间还远远不够;也是事情太急,就勉强拿出来用了;都是新兵蛋子,领兵的也是我家小三郎和一帮后生举人秀才。嗯,这个那啥,在下扩兵时,早早跟陆立夫大人说过的,他一直没看上;现在拉过来凑人头,总比现招的青壮强些......
由于这几天陆大人闭门谢客,江宁城实际上还是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即使杨巡抚在给大家发饷发粮,给兵勇鼓劲。可是,防守到底是个什么章程,其他人也不好拍板;只是几个巨头,私下沟通下,大致各管一摊。
现在,江宁城是官多兵少;还龙多了不下雨,牛多了不耕田。
整体防御方案以及对外联络、侦查,根本没人管;嗯,别人想管也不合适,不合规矩;做多了、出错了,反而要多挨几板子。官场捞过界,是很犯忌讳的事情。
第二天一早,杨孟晗就登上黄山号,带着两艘红单船,向上游游动侦查;侦查加强排,也沿着长江南岸,骑着马向西侦查,定时与船队联络。
往西往上游,船过太平府时,城头还是朝庭旗号,但看不到几个兵丁。刚刚过太平府,还没走多远,西行个十来里,就远远听到东梁山上,喊杀阵阵,炮声隆隆。
杨孟晗抄起望远镜,看到山头是绿营旗号;山脚下乌泱泱的是包着头巾的太平军;虽然绿营占着地利,可以人数太不成比例了,已经快撑不住了。
这就是老父亲口中那一支孤兵吧,现在就是他们顶在最前线了;嗯,俺们躲在书房里修身养性的陆大人,可能已经把他当初顺手布置在这个地方的这支军队,忘得死死的了吧;江面上也全是太平军的各式木船;东梁山山脚下还有个小型清兵水寨,好像也不敢出战,只是依托水寨防守。已经四面被太平军围定了,想突围都难上难啰!
黄山号拉响战斗警报,加速前行;隔老远,就对江上的太平军船队,一通炮火。
潮声月影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