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合快快请起,能够收到你这样的学生,也是完成了我的一番夙愿!请跟我来!”蔡邕也是紧走几步,将在地上行礼的秦谊给扶了起来,然后拉着秦谊向自家后屋走去,而看到父亲这个反应的蔡琰也是吃了一惊,隐约也是猜出父亲要做什么来,跟着蔡邕和秦谊朝后屋走去。
秦谊对蔡邕的这个反应也是有些诧异,但还是跟着蔡邕走了下去,最终来到了一间足够有一百平米的大屋子。这间大屋子里面摆满了好几排柜子,只留出了仅够一人通行的小道。
还没等秦谊发出什么疑问,蔡邕已经将门口的一个柜子打开,露出里面满满的一柜子书简来。
秦谊瞬间明白,这就是蔡邕本人的藏书阁。蔡邕是东汉时期的大藏书家,生前“有书近万卷”。他的藏书不仅数量多,质量也均居上乘,很多得之于皇上所赐或秘阁抄书。
在这个才刚开始使用纸张进行记录文字的年代,书籍主要还是以书简的形势存在,很多书籍根本就没有机会广泛流传,蔡邕这万卷书籍中很多可能都是独一无二的孤本。
只是看到蔡邕的这些藏书之后,秦谊却是心中有些堵得慌,因为蔡邕这万卷藏书基本上都在战乱之中毁尽了,根本没有多少流传到后世。
首先是蔡邕后来遇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对王粲非常欣赏的蔡邕将自己的藏书分出了六千册给王粲,王粲自己也是努力搜集,再次将藏书规模扩充到了万册。
王粲死后,两个儿子因为牵连进魏讽之乱都被曹丕所杀,这批藏书又流落到王粲子侄辈王业手中,最终在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中散佚净尽。
剩下的近四千卷,蔡邕曾在随献帝西迁时留在雒阳托女儿蔡琰看管。但兵荒马乱之年,一个弱女子自保尚且无计,更何况那些书了,所以那四千卷也在战乱中佚失了。
后来曹操将蔡琰从南匈奴赎回后,还向她问起过家中藏书的情况。蔡琰回答,先父遗留书籍四千余卷已全部散失,但自己还能背诵默写下来的尚有四百余卷。后来曹操果然让文姬默写了下来,以文姬的才华,能背默书籍四百余卷。
恐怕文艺女青年蔡琰也就能够背出蔡邕藏书中的那些文艺向著作,背不过的那些都不是她感兴趣的图书。更何况这批图书也要经过永嘉之乱的折腾,留存的后世的也是寥寥。
不只是蔡邕的藏书,还有那些蔡邕的著作,比如说蔡邕参与编写《汉记》,这部从班固到蔡邕、杨彪、卢植编写了将近二百年的著作,也是消失在了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只留下部分残篇存世。
中华民族经历过太多的磨难,也是将很多先人们的东西给被动丢弃了。当看到蔡邕这一屋子的藏书之后,穿越过来后只想着钻营投机保卫媳妇的秦谊,心中突然涌出了一股强烈的负罪感,差点儿眼泪都要淌下来。
三国乱世将要来临,但这并不可怕,更可怕的五胡乱华还在后面,难道自己就想着苟延残喘,而不应该为汉民族这个伟大的文明延续做些什么事情吗?有这么多坟籍的存在,难道不能使中华文明能够向前迈出更大一步吗?
“文合,这间屋子里面大概有六千册藏书,是我穷半生之力搜集来的各类算学,以及和算学有关的书籍。这些书籍我一直都想找一个合适的主人,现在终于遇到了你这么一个识货之人,我相信它们在你手上肯定能够有更多的用处,这下子我即便是死去也能够瞑目了!”
蔡邕看到秦谊一片失神,还以为秦谊为这么多的书籍所摄,忍不住也是得意得对秦谊说道。但蔡邕想要把这些书籍托付给秦谊的心情却是真情实意的,好不容易遇到的天下奇才秦谊,正是把这些书籍发扬光大的最好人物。
只是蔡邕这番话一说出口,那边蔡琰脸色却是变得有些不爽。虽然这些书籍蔡琰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这么多的书籍,仅仅是摆在家中,便能够让蔡琰感到非常舒服,现在这一下子全都给了秦谊,一时间还是让她无法接受。虽然蔡琰也知道,秦谊比她要适合这些书籍,此时此刻,蔡琰终于后悔当初没有好好跟随父亲学算学了。
三国之宜禄立志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