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恺闻言也是皱起眉头,没想到宇文智及竟然找来了李渊。
虽然他现在根本不惧李阀,也不怕什么流言非议,但终归是个麻烦,他可不想在天子眼皮底下和李阀大闹一场坏了名声。
“哈哈瞧!唐国公带人赶来了!”
宇文化及指着南大营方向扬起的尘土大笑,不无得意地戏谑道:“李武侯还不准备迎接家主?”
李元恺眯起眼睛望去,只见沙尘之间一杆李字大旗飘扬,在武功县的时候他可没少见,这就是李阀的旗帜!
马蹄扬起的尘土飘至身前,几声吆喝马鸣嘶吼过后,几道熟悉的人影出现在李元恺面前。
虽然三年未见,但他们依然第一眼就认出了彼此。
李元恺面无表情,目光泛冷,随手下意识地扶住腰间敛锋刀柄,手掌越发用力。
李渊、李神通、李幼良以及李世民。
李阀来的人不算多,却带了两百名铁甲私兵。
李元恺暗暗松了口气,他最不想见的李建成和李德良等人没来,这样最好,免得相顾无言场面尴尬。
他们四个李元恺反倒是无所谓了,撕破的脸皮再也不可能愈合,就算要再大打出手一场,李元恺也可以无所顾忌。
三年多未见,李渊老了许多,如今年逾不惑,却依然无法调入京都朝堂,还在各地太守职位上辗转,这可成了李渊的一块心病。
现今身为楼烦郡太守,李渊也觍着脸上奏天子,请求陇西李氏也可以随军北巡,李渊也是想趁着这个机会,巩固联系一下李阀的人脉,争取看有没有机会找找路子调入京都为官。
虽然天子一向对这位表哥不怎么爱搭理,但这次出乎李渊意外的是,天子很爽快地同意了他的请求,允许他携带族人随军北上,加入到这场盛大举世瞩目的北巡大军中。
除了两京官员,像李渊这样的在任太守有此殊荣的,可不算多,李渊着实振奋了一把,陛下还记得他这位可怜的表兄啊,没有把陇西李氏忘记!
李神通年过而立,气度沉稳了许多,颌下一缕飘飘黑须,壮硕的身材撑起一身甲胄,倒是颇有几分大将风范。
只是他脸上从额头到左下巴有一条狰狞丑陋的刀疤,给他的整体造型上增添了几分狠厉之色。
这条疤痕已经成了李神通心中最深的忌讳,李阀中无人提及,知道内情的更是不会当着他的面询问。
李神通如今在左候卫担任校尉,算起来还是丘行恭的顶头上司,并且他在极力谋求出任一军府鹰扬副郎将,而获得宇文化及的推荐提名是其中关键。
宇文化及也是通过他联系李渊,并且知晓了更多李元恺的事。
李元恺目光从他二人身上瞟过,直接忽视越发养尊处优肥胖不堪的李幼良,落在了李世民身上。
头扎帻布身着锦袍腰悬白玉吊坠,唇红齿白目若朗星,好一位英姿勃发的美少郎。
李元恺咧嘴心里直哼哼,虽说有些不服气,但也不得不承认,光从卖相上看,李二与他简直就是蚌珠与砂砾的区别。
李二腰间配着一把名贵长剑,马背上挂着三斗弓,身材修长匀称,两臂刚健有力。
他的兵器可不只是贵族公子的装饰品,就算常年浸润书堂学习浑身透露书卷气,但他一身武艺也从未落下。
特别是当初武功县李氏别馆血战之后,李世民更是在武学上下了狠劲,这几年来寒暑不辍早晚习练不怠,虽然不如李元恺这样的天生武夫资质高,但一身武艺在关陇贵族子弟里也是鼎鼎有名,足以称得上文武双全,李渊不管走到哪都要带着这位让他颇为自豪的儿子,李世民已经是李阀年轻一辈的头面人物。
李元恺在打量李渊和李世民,李渊父子同样也在以审视的目光重新认识李元恺。
三年时间,李元恺可是给了李阀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隋末暴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