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黄昏,如果此时于甲板放眼望去,很容易就能看到落日余晖的海上壮观。
只是李逸澜却没有这种福分,这时他正待在中间层的船舱里,虽然得到了一人一间的特殊待遇,不用和普通水手一样挤着大通铺,但是在没有窗户的舱中,也只能通过询问在门外站岗的方治来得知时辰。
此时已到了落日时分。
花了一天的时间,李逸澜已经从方治这个年轻家丁口中一点一点地套取了很多信息。从这个角度上看,李逸澜还真有点奸细的做派。
李逸澜不是闲着没事干要给自己塑造一个奸细人设,只是船主林寅观的名字,李逸澜总感觉在哪里看过,却又怎么也想不起来。
如果放在以前,想不起来就算了,可是对于迟迟没有等来自己的穿越金手指的李逸澜来说,想要在这尚未结束的乱世中安身立命甚至活得精彩,所能依仗的就只剩下对局势的把握了。
既然能在历史中留下名字,林寅观想必是参与到了某个历史事件中。如果自己能提前预知事件的结果,说不定就能找机会参与其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船主林寅观、掌管船上财务的财副陈得、负责船上武装的管船官曾胜,代船主传呼命令的总管林端,还有专管指南针和航海方向的火长郭完。”
根据李逸澜的搜集和推断,这大概就是这艘船中主要的领导结构。
李逸澜将这几个名字在脑海中翻来覆去的想,想要回忆出些什么,就在此时敲门声传来。
“请进。”
进来的是来送饭菜的方治。
从方治手上接过饭菜,李逸澜随口问了一句:“你们福建人的名字是不是大多都是两个字啊?我看除了林船主,你们名字都是两个字。”
方治笑道:“倒也没有这个讲究,不过我们船里确实两个字的人名最多。”
“其实,林船主原名叫林寅,只是贵为官商,大伙习惯尊称船主为林寅官。后来,船主自己将官字改成观,就叫林寅观。”
官?官商?
延平王麾下的官商,将自己前往长崎的目的严加保密,甚至连孤身一人的李逸澜都要认真提防,很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前去贸易。
除了贸易之外,前往日本还能干啥呢?
反清复明、日本,这两个词组合到一起,李逸澜眼睛一亮:这是一支前往日本请求援助的船队!
莫非,自己是在哪本关于中日交流的文献中看到林寅观的名字?
摇摇头,前世李逸澜并没有怎么研究过日本的历史,甚至对于明郑也没有做过深入的了解,只是有一个大概的认知。
不是东瀛,也不是明郑,在这东海周围,除了清朝,就只剩下——朝鲜!
如同一道惊雷闪过,李逸澜回想起自己在哪里看过林寅观的名字了。
......
前世,李逸澜曾被派往韩国参与分公司的建设。
空闲的时候,身处异国他乡的李逸澜喜欢到国家图书馆的影印古籍区,翻看那些数百年前,朝鲜文人们用汉字书写下的情感和故事,从中寻求与中华文化之间的联系。
其中一本叫《漂人问答的笔记让李逸澜印象深刻,里面记载的是朝鲜显宗年间,一群身着大明服饰的汉人漂流到朝鲜,引起朝鲜震动。
在长久争论之后,朝鲜显宗最终还是不顾舆论,将漂流人全数送往清朝,随后被清廷全数处死。
死讯传回朝鲜,很多朝鲜士人为之痛哭流涕,深深郁结。此事直到一百多年后,朝鲜正祖为这群漂流人亲自祭祀,才算是告一段落。
而这群漂流人的领袖,就叫做林寅观!
......
终于想起来了林寅观的身份,李逸澜却如丧考妣,瘫坐在地上。
“李公子?李公子?你怎么了?”
李逸澜抬头一看,是方治,猛地一把抓住方治的手,喝道:“带我去见林船主!快!有要命的事!”
方治下意识刚想拒绝,可是看到此前看上去温润如玉的李逸澜此刻面部狰狞,咽了咽口水,将拒绝的话吞了下去。
大明漂流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