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话本,朱棣就立马想到了罗贯中这个章回小说的鼻祖,这种形式简直完美适合在报纸上连载啊,比宋元时期的那些话本可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此人可有什么特殊之处?”李洛和赵文焘并没有听说过罗贯中的名号。
“此人有大才,请来之后就绝对不用再发愁报纸的销路问题了。”
李洛和赵文焘听朱棣这么说,不由得更好奇究竟是什么人能被王爷如此高度地评价。
“若是如此大才,恐怕不容易请过来吧。”李洛有些担忧地说道。
“李寿阳你什么话,王爷有请,谁有胆不给王爷这个面子?”赵文焘出言反驳道。
李洛心里暗骂了一句“狗腿子”,随即意识到这好像把王爷也骂了。
朱棣听了笑呵呵地说道:“你二人只需要跟他说可以出版他的书籍,他多半就会答应过来了。”
“多谢王爷指点。”
随后又是一番商讨,最终敲定了由赵家先把印刷坊筹建起来,李洛负责去杭州找人,争取一个月后就把报纸办起来。
打发走了这两人,朱棣心情变得好了一点。这两大名著都要握在自己手里了,这钱还不源源不断地来到自己手里吗。
自嗨归自嗨,不能忘了正事。
虽然这几天朱棣在府里放飞自我,但心里还是记挂着自己的立足根本。
“有几天没回军营里去了,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操练的怎么样了,还是有必要回去检查检查啊”
之前朱棣去卢沟桥玩的时候,已经离军营相当的近了,还远远地眺望了一下里面的动静。
“希望他们不要当我面一套,背着又一套。”
心里有这样的担忧,自己又有点懒得动,于是便喊来了陈珪:
“你今晚跑一趟军营,让他们进行一次紧急集合的演练。”
陈珪听朱棣这么说,心里为军营里的那帮兄弟默哀了三秒,“王爷真是在哪都不忘折腾你们啊。”
大明的回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