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洛自己是真的不太懂印刷里的门门道道,听赵文焘这么说他也没有别的办法,便只好回应道:“那就铜活字吧,如果按照王爷的想法,每五天就要印一批,肯定是越耐用越好了。而且就算未来这事没成,铜活字转手还能卖个好价钱。”
“好,那这事就这么定了。”赵文焘之所以推荐用铜活字,主要是因为他的一个亲家有铜矿石相关的门路,到时候自己还能从中获得相应的收益,这叫两头吃。
这件事李洛并不知道,当然就算他知道了也说不出什么问题,谁叫人家人脉广呢。
一进入正题之后,两个人的办事效率瞬间飙升,三言两语就敲定了最关键的一件事。
“接下来就是有关报纸内容的问题了,关于这点王爷说的很明白。一方面我们要向所有人征集内容,另一方面我们也得有自己核心的东西。关于这点你是怎么想的?”李洛问道。
“或许可以摘选一些诗词歌赋放在上面?”
“恐怕不太好,毕竟是要给所有人看的,得是所有人都能看的懂得内容。”
“那些粗人能看得懂甚么,他们除了自己那点破事以为就不关心别的了。”赵文焘有些不屑。
针对这个问题李洛早就想好了答案:
“把话本放上去怎么样?”
“话本?话本倒是还可以,但就是太长了,一两张纸恐怕放不下吧。”
“这事好解决,一期报纸放不下,那就下期报纸接着放呗,还能顺便增加下一期的销量。”
赵文焘一拍大腿:“好主意啊,没想到你老弟你还是个商业奇才啊。”
嘴上虽然在夸奖李洛,心里却在想,这个人能把李家撑起来不是没有道理的,脑子转的就是快啊,未来一定要小心提防着他。
“好,既然觉得没问题的话,那我们等会就行动起来吧,先把印刷坊的位置定下来。”
赵文焘还是老成持重,说道:“不急,还是先请示一下王爷,看他怎么说。”
“也是,那我们先去燕王府。”
说完正事,两个人放缓了节奏,边聊边吃了起来。
“你们李家抱上了王爷这条大腿可是要一飞冲天了啊。”赵文焘调笑着说道。
“不比你赵家收获大啊,你们这回是更上一层楼了。”
阳泉酒楼的饭菜水平绝对不差,可吃饭也得看跟什么人一起吃,心里装着事的时候饭菜也就没那么香了。
两个人在一番无意义的客套中结束了这顿饭,随后便一起向着燕王府去了。
此时朱棣这个甩手掌柜的现在心情也不是太好,来北平不到两个月,自己已经花出去好大一笔钱了。学府要花钱,练兵要花钱,炼铁厂的运营要花钱,现在又投了报纸。这么造了一圈,朱棣突然发现自己来北平时带的那点钱都花的七七八八了。
主要是自己还有这么大的一个王府要养,有好大一部分钱是不能动的。
“愁啊。”
正在朱棣晒着太阳感叹人生的时候,福伯突然走了过来:
“王爷,李洛和赵文焘在外面求见。”
朱棣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回来找找自己,难道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带他们进来吧。”
朱棣看二人面带喜色,知道是自己想错了,估计是事情有了进展来向自己汇报的。
“二位莫不是给本王带来了什么好消息吧。”
“王爷,我二人刚才商讨了一番,有一些事情还需要王爷定夺。”
随即李洛和赵文焘便把自己商议的事情给朱棣又说了一遍。朱棣听了也挺高兴,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在报纸上连载小说这件事呢,好像过去金庸的小说也都是在报纸上连载的吧。
“话本这个主意好啊,不过话本的内容也得非常出色才行,不能随随便便就敷衍了事。”
“王爷有什么建议?”
“这样吧,本王给你们推荐一个人。他号湖海散人,名叫罗贯中,他现在多半是在杭州呢。”
大明的回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