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家族的赵括、赵同却说:“大军前来,就是为了寻找敌人。战胜敌人,得到属国,还等待什么?彘子(先毂)的话是对的。”
这两个没头脑的家伙,根本不知道赵氏的危机,却在这种场合妄下结论。
荀首说道:“赵同、赵括的话,是一条取祸之道。”
赵朔是赵盾的儿子,位居下军将,颇有见识,说道:“栾伯的话好啊!按照他的话,晋国一定能长久。”
晋国绝对有人才:栾书,未来的中军帅;荀首,未来的中军帅;可惜赵朔,‘邲之战’后,就没有了他的消息,《史记》则记载,‘下宫之难’,他宁可陪葬,也不逃避。
都到了这个时候,荀林父依然犹豫不决,还在观望。也不明白他在等待什么,作为统帅,既不采取果断措施,统一思想,又不设谋定计,准备决战。失败!
这不是带队旅游观光,不是主持一场大型文艺晚会,这是你死我活的战场,浪费时间,就是谋害战士的生命,搞不好要累死三军。
也许,他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刚刚担任元帅,还不习惯这种感觉,不清楚自己的权力有多大。其实,他很早就当过中行将,也不算‘菜鸟’,如今升任三军元帅,反而不知所措了。
优柔寡断,注定要失败,注定要成全楚庄王,奠定他的霸业。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