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斗子文之后,楚国令尹的位子基本被若敖氏垄断,这个家族越来越强大隐隐有凌驾于国君之上的气势。枝叶过于茂盛,就容易被大风刮断,这是自然界的法则,斗氏,难逃这个规律。
‘城濮之战’前,成大心竟然能率领家兵,组成一支军队前去支援,力量不可小觑。
可以想象,虽然大家是亲戚,同一个先祖,但是,若敖氏太强大了。树大招风,功高震主,就跟晋国的公族一样,若敖氏,已经隐约威胁到国君的安全。
当初刚刚上台,就被身边人劫持,虽是虚惊一场,却也给楚庄王敲响了警钟。
等到他想重新振作的时候,令尹成嘉似乎已经不在,因为这三年来,史册并没有关于他的记载。
楚庄王任用子文的儿子斗般为令尹。斗氏另一个重要人物斗越椒为司马,蒍贾为工正。
却说斗越椒,刚出生的时候,子文看了一眼,就对弟弟子良说:“这孩子有熊虎的形状,豺狼的声音,俗话说‘狼子野心’,就是这个道理。必须杀死他,否则将来必然灭亡若敖氏。”
成语‘狼子野心’,最早就出自这里。
对于无知幼儿,到底能看出什么来?谁忍心杀死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培养好了,就是一棵参天大树,社会栋梁;当然,培养不好,就是社会蛀虫。‘狼子野心’这一观点,近似于‘人之初,性本恶’,没有一点科技含量,但事实往往就能推翻科学。
子文的建议,子良坚决不同意。孩子刚刚出生,话都不会说,因为哭声洪亮尖利,就怀疑他狼子野心?怀疑他将灭亡若敖氏?太武断了,这不是你的孩子,你当然不心疼。
聪明是天生的,善恶是培养的,哪个父亲忍心杀死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当然,希腊神话中,宙斯的父亲克罗诺斯例外。
这件事,让子文一直忧心忡忡。随着斗越椒渐长,子文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临死之前,他召来儿子斗般,以及其他亲族,郑重叮嘱:“如果有朝一日斗越椒执政,就赶快逃走,否则必将大难临头。”
说完,他泪流满面,叹息道:“鬼还知道求取食物,若敖氏的鬼,恐怕要挨饿了!”
斗越椒长大后,也立了不少功劳,却目中无人,傲慢成性。
‘城濮之战’,楚军失败,他差点追随成得臣(子玉)自杀谢罪。如果那样,若敖氏就不一定灭族了。
公元前618年,斗越椒曾去鲁国聘问,呈献礼物的时候,非常傲慢无礼,显然没把小小的鲁国放在眼里。当时叔仲惠伯留下一句话:“对他的先君表示傲慢,神灵不会保佑。此人将来必定灭亡若敖氏。”
古人在出使前,一定会去先祖庙中祭拜报告,祈求保佑。对鲁君傲慢,就是对自己先祖的不敬。
公元前607年夏,赵盾伐郑,报复宋国‘大棘之战’的失败。其实,主要目的还是收服郑国,维持霸业。
斗越椒奉命前去救郑,决然说道:“想得到诸侯,难道还能害怕困难吗?”对于这种气势,值得点赞。
当时,晋灵公无道,晋国内部君臣矛盾突出,楚国内部君臣矛盾一样尖锐。赵盾担心内部,并没有选择开战,只丢下一句话:“他那个家族,在楚国争权夺利,让他们自己加速灭亡吧!”然后就主动率军撤退了。
几个月以后,晋国就发生了桃园弑君的惨案;而在楚国,若敖氏灭亡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再说楚国,子文的儿子斗般担任令尹,斗越椒内心非常不满,工正蒍贾也不满。为什么?这两位都是老资格,长辈,功勋卓著,每天在朝堂不得不站在一个晚辈的下方,能心服吗?
据《左传》记载,蒍贾诬陷斗般,导致斗般被杀。蒍贾是个聪明人,小小年纪就曾预言成得臣必败,为人也并非奸恶之辈,难道为了争权夺利,就要诬陷斗般?人心难测。
三国时期的杜预认为,蒍贾是替斗越椒谋取‘令尹’,自己则觊觎‘司马’这个职务。
史书没有记载,各人猜测不同,期间细节扑朔迷离。最终结果:斗般被杀,斗越椒担任令尹,蒍贾担任司马。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