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轸为狄军选好了一个坟墓——箕地,这里虽不如崤山险峻,也是个绝佳的伏击地点。
公元前627年8月22日,晋军在箕地大败北狄。有一个叫郤缺的人,还活捉了白狄的国君,成语‘相敬如宾’,就来自这位郤缺。
这一仗,让白狄多年不敢放肆。
一年之内,连续取得两场大胜仗,晋国在诸侯心目中的威望,如日中天。原本值得大书特书,好好庆祝一番,然后凯旋而归,准备接受国君的奖赏。
但是,先轸的内心,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起因在于,四个月前,他面对国君吐的那一口吐沫。虽然晋襄公没有追究,但是性质恶劣,影响极坏。那么多老臣,如果每人都像他那样蛮横无礼,谁还会尊敬新君?
足球场上的裁判是干什么的?就是清理那些不讲卫生,随地吐痰的大牌。
周朝最讲究‘礼’,君就是君,臣就是臣,不可乱了名份。跟现在一样,不论任何场合,最基本要求就是一定要尊敬领导,听领导的话。试问,谁敢在上级领导面前随意吐痰?
先轸是老臣,跟随晋文公流亡十九年,又指挥‘三大战役’,功勋卓著。对于他的傲慢,晋襄公并没有责怪,继续让他掌握军权,但他自己心中一直惴惴不安。
他触犯的不是一般法律,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最不可触碰的‘君权至上’理念。
国君不惩罚自己,难道自己就没罪吗?岂能心存侥幸?岂能心安理得地站在朝堂上?
怎么惩罚自己呢?自杀,那是懦夫干的事,军人绝不允许自杀,何况是三军统帅。如果自杀,一定会引出许多遐想,比如艳遇了,贪污了,受贿了……丢不起那人。
先轸选择了战场,只有战场,才是军人的最终归宿。
双方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先轸说:“一个普通人在国君面前放肆,国君不责罚,难道敢不自己惩罚自己吗?”
说完,他脱下头盔,独自驾车冲入狄军之中,奋勇冲杀。无论先轸多么英勇,孤身冲入,就是虎入狼群;很快,大量狄军围拢来,先轸如愿以偿,战死沙场。
一代战神,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让人唏嘘不已。
作为元帅,先轸这种带头冲锋不要命的打法,让白狄很敬重。他们把他的头颅清理干净,送还晋国,面色跟活着的时候一样。
作为元帅,打仗,先轸绝对是一流水平,战场的天才;但搞政治,他就差点火候了。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跟随晋文公流亡十九年,却一直默默无闻原因吧!
先轸死后,晋襄公想起他昔日的功劳,感慨万千。他的儿子先且居,之前就担任上军将,也是颇有军事才华。晋襄公以‘三命’的礼节,任命先且居为中军帅,统领三军,也算给地下的先轸一点儿安慰。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战功赫赫的元帅,先轸前后指挥了‘城濮之战’、‘崤之战’、‘箕之战’,这‘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晋国的霸业。他的死,让晋国损失很大,让秦国,看到了希望。
生命,很脆弱,一口痰,就损失一位元帅,代价太大了。永远尊敬国君,不论他多么弱小,等级却高高在上,这是时代的规则,违背了,就要受到惩罚。
从先轸开始,改变了战争的方式,改变了将士们的观念,让战争更加精彩,更加变幻莫测。春秋的历史之中,注定有他一席之地。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