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对这个问题会觉得无聊,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思想也在变化,甚至超越时代。现在男的可以不讲究‘忠’,女的可以不讲究‘贞’,至于新生代,更多自私自利之辈。
但两千六百年前就不同了,‘忠贞’,是做人的根本。
荀息回答:“只要有利于国家,知道了就一定去做,这叫作‘忠’;埋葬已故的国君,侍奉继位的国君,面对死去的不觉得后悔,面对活着的不感到惭愧,这叫做‘贞’。”
几句话掷地有声,忠贞爱国的形象,跃然眼前。就凭这几句,春秋的历史之中,有他一席之地。
其实,‘春秋大义’,有时候很简单。
晋献公满含热泪,放心地把奚齐托付给荀息,由他做国相,主持国政。
然而,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自然,更适用于社会,适用于人,适用于那个纷乱的朝堂。荀息,要想保护好骊姬母子,任重道远。
公元前651年9月,晋献公怀着眷恋,与世长辞。
他的一生,虽然没有如齐桓公那样称霸诸侯,引领一个时代,却也是辉煌的。
公元前677年,他继位晋君,就开始东征西讨,灭掉耿国、霍国、魏国,打败戎狄,先后吞并虢国虞国。把混乱弱小的晋国,带入真正的大国行列,为将来晋文公称霸中原,打下坚实的基础。后人给他的谥号为‘献’,谥法曰:文资有成曰献;圣哲有谋曰献。
荀息能否镇住朝中大臣?能否保护骊姬母子平安?能否掌握晋国,走上正轨?历史,不能改变。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