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泓之战,成全了一个人——楚成王,差点让他成为第二任霸主。可惜,他很不走运,没有继续深入中原会盟诸侯,先是齐桓公,后有晋文公,命中注定,楚成王只能陪衬。
公元前638年11月初8日早晨,楚军胜利凯旋,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热情款待。
他安排夫人芈氏、姜氏在柯泽慰劳楚成王。芈氏,是楚成王的妹妹(或姐姐),姜氏,齐国女子。
打了胜仗,楚成王难免要显摆一番,故而派乐师缙,把战俘和被杀死的敌人的左耳(古代称‘馘’)给她们看。按礼:女子迎送不出房门,和兄弟相见也不出门槛,打仗不接触女子用过的物品。
各位看过《神雕侠侣》吗?杨过给郭襄的礼物:一千个蒙古兵的耳朵。
古人为表战功,往往割下人的左耳,表示杀死了一个敌人,而不是小说中常提的人头。想一想,在战场上,每杀死一个敌人,就割下一个脑袋挂着,丁零当啷的还怎么打仗,能把人拖累死?古人很聪明,脑袋不方便,还有耳朵嘛,割耳朵方便。
11月初9,楚成王进入郑国都城,接受郑文公的宴请。
贵客临门,不敢怠慢,为了表示感谢,郑文公以‘九献’之礼,招待楚成王。庭院里摆放的礼品有上百件,另外增加笾豆礼品六件。
古代的笾是竹制品,豆是木制品,笾和豆,类似今天的盘子,底部有细高托棒支撑,都是盛放物品的礼器。
王室有‘三公’,当他们外封时,加一级,称为‘上公’。所谓‘九献’,是周王专门招待上公的礼仪,主人敬宾客,宾客回敬主人,反复共九次。
这个级别非常高,因为一般人没资格回敬周天子。
郑文公以周天子的‘九献’之礼招待楚成王,可谓用心良苦,分明把他当作天子对待,有点儿认贼作父的感觉。后来楚成王宴请落魄的晋文公重耳,也用了‘九献’之礼,晋文公则报答以‘退避三舍’。
这次宴会,一直进行到月明星稀才结束。送别的时候,郑文公带着夫人文芈和两个女儿,一直送到楚军大营。如果在现代,多年不见,妹妹送哥哥,很正常,但送到楚军大营,就是越礼。
《左传》记载,这次送行,楚成王‘取郑二姬以归’。
这是什么意思?郑国是姬姓,所谓‘二姬’,就是郑文公的两个女儿。也就是说,楚成王酒足饭饱之后,动了淫心,在楚军大营,把魔抓伸向了两个外甥女,并且带她们回国。
楚国向来是蛮夷之邦,缺乏礼教,军事实力又强大,郑文公满腔怒火,压在心底。
作为父亲,他非常不称职。他的五个儿子都不争气,太子华为了自己的位置,甚至想出卖郑国;另外四个,都没有善终,气得他赶跑了所有的儿子;如今,眼睁睁看着两个女儿又被掠走,连个屁都不敢放。
贤臣叔詹听了这事儿后说道:“楚成王恐怕不得好死吧!执行礼节却不分男女,将来怎么能善终呢?”
这句话,就像诅咒一样,十二年以后应验了。
这边楚、郑欢歌笑语,那边的宋襄公,大腿受了箭伤,正处于痛苦之中。当过俘虏,吃过败仗,损兵折将,换做任何人,内心的伤口也难以愈合,何况是外伤。
泓水之败后,却又迎来更上火的事。
公元前637年春天,百花盛开,齐孝公却率军前来攻打,包围宋国的缗城(山东省金乡县)。
按理来说,宋襄公是他的恩人,没有宋襄公大力支持,他根本当不上齐国国君。
为什么突然前来兴师问罪呢?
理由很简单:四年前,为了不忘齐桓公的恩德,诸侯在齐国会盟,唯独宋国拒绝参加;之后,宋襄公又主持鹿上之盟,召齐国参加,表明自己想担任盟主的立场。
这对齐国来说,是耻辱。
说实在的,宋襄公是有些过分,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但无论如何,也是齐孝公的恩人。把他扶上君位,不念旧恩就算了,竟然趁着宋国失败,来落井下石,再踹一脚。
可恶,世上最可恶的就是这种人,忘恩负义。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