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东夷人根本没搭理宋襄公,却惹恼了参加盟会的曹共公。
说实在的,宋襄公本人不坏,这次事儿办的可不咋地。本来几个小国把他当老大,给足面子,前来会盟,结果一个被抓,一个被牺牲,哪有这样的大哥?这还算‘仁义’吗?耍威风来了。
贪婪,能蒙蔽人的双眼,能腐化人的心灵,更能害了人的性命。国君贪婪则国破,法官贪婪则法乱,家族贪婪则家亡,个人贪婪则命丧。
对于宋襄公擅自主持会盟,抓住滕宣公,牺牲鄫子的举动,曹共公内心很不满意。出道没几年,黄口孺子,有什么资格主持会盟?作为商朝后裔,想造反吗?
春秋时期,在某国举行会盟,某国就应该提供给诸侯‘饩’(xì),一般是生肉或没有宰杀的活物,以尽地主之谊;而且记载盟会地点,不序写主人的名字。这种礼节,或者说潜规矩,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这次曹南盟会的过程中,宋襄公做得有些过了。
曹国人认为,宋襄公根本不是霸主,没有资格主持会盟,而且抓滕子,牺牲鄫子,实在不得人心。所以,对于他的到来,曹国并没有展示出东道主热情,不仅没有欢迎仪式,连一顿饭菜也没提供。
若非宋国自己有准备,宋襄公恐怕要饿肚子了。
宋襄公气得,嘴唇上翘,脸色发青,表面不说,内心则恨恨不已。当时军队有限,不好发作,也不敢发作,但是,这个耻辱,他记住了。
秋季,宋襄公做足准备,亲自率军伐曹,包围曹国。
司马子鱼再次劝阻道:“当年周文王因为崇国德行混乱,前去攻打三十天,结果没有攻打下来。于是,文王撤兵回国,重修德政;再去攻打,就驻扎在过去的营垒上,崇国就投降了。现在,君王的德行恐怕还有欠缺,不如先回去检查一下自己的德行,等到没有了欠缺,然后再行动。”
早期的崇国,姒姓,是大禹的父亲鲧的封地,大致位于今天陕西省西安市户县一带。商朝末期的崇君,就是崇侯虎,《封神演义》中的一国之君,残暴不仁,被灭。
此时的宋襄公,已经走火入魔,难以自拔,为了那个虚无的霸主地位,不择一切手段,不顾一切后果。
这次伐曹的结果如何?宋国似乎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人的心,是在不停变化的。在权力面前,一个曾经心地善良的人,一个对国家政权不屑一顾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最后,变得让我们不敢相认了。
宋襄公,已经不是从前的兹父了,他的心,正琢磨着重铸霸业,琢磨着统领诸侯,琢磨着继往开来,振兴商朝。
有野心,不反对,但是,商朝已经成为过去,放弃‘仁义’,抛却‘道德’,随意践踏别人的生命,剥夺别国的权利,是要付出代价的。
天命有定,吉凶由人。他已经被自己的贪婪,蒙蔽了双眼。宋国,危矣!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