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人尚且沉浸在悲痛之中,没有收敛齐桓公的尸体,易牙、竖刁与开方,这‘三贵’,已经开始了夺权行为。
易牙进宫,与竖刁依靠一些内宠权贵,控制朝政,要立老大公子无亏为国君。此人是长卫姬的儿子,当年曾率军救援卫国,也有功劳,但并非合法继承人。
齐国有太子,岂能随意更换?
诸位大臣不服,因为只有太子昭继位才名正言顺,多少年来,他才是大家心目中的合法继承人。易牙、竖刁与开方,率领自己的亲信,在朝堂上大开杀戒,杀死了一批官员,然后又要杀死太子昭。
太子昭闻讯,急忙逃出齐国,向宋襄公求援去了。
赶跑了太子昭,易牙、竖刁强力拥戴公子无亏为国君,但是,另外四位公子也不服。驱赶太子昭,大家很团结,现在太子昭走了,就要另当别论。彼此都是庶子,都得到父亲应允,凭什么让你继承君位?
所以,他们各率本部人马,与公子无亏抗衡。
至于父亲齐桓公的尸体,不着急,争权是第一位的。
几位公子都有自己的势力,他们各率家兵,在宫廷外对峙,齐国内部乱成一团。后来,在众位大臣的斡旋下,先安葬了齐桓公,并且立老大无亏为君,齐国暂时得以安宁。
危乱之中,公子无亏率先冒出来,占据了君位。他能坐稳吗?内部,四公子心中不服,依然暗流涌动;外部,太子昭正在宋国搬救兵,准备杀回来争夺属于自己的君位。
公元前642年春正月,为了完成齐桓公的嘱托,把太子昭扶上君位,宋襄公亲率大军,并且邀请了曹、卫、邾三国,共同出兵齐国。
公子无亏刚刚即位没几天,却面临诸侯大军压境。
如此危急时刻,几个兄弟并没有抱成一团,共御外辱,公子无亏更没有什么锦囊妙计,去力挽狂澜,就知道占据宝座,控制政权。他并不知道,自己内外交困,危机重重,将成为退兵的最好礼物。
3月,齐国人联合杀死无亏,据说,竖刁也被杀死。
公子无亏坐上宝座刚刚三个月,屁股还没热乎呢,命就没了。没那个福分,又没什么本事,却贪得无厌强力去争夺,结局只能很悲惨。
虽然他名不正,言不顺,在位时间也不长,毕竟当了一段时间国君,也列入被弑行列,排在第十位。
夏季,鲁僖公听说齐国被攻打,不问青红皂白,率军前去救援。
齐国,开始走上当年郑国的路子,公子争位,国君换来换去,一乱几十年,加上晋楚的崛起,从此霸业不再。
无亏死了,在宋襄公的强力威压下,齐国人不得不立太子昭为国君,就是齐孝公。完成使命后,宋襄公并没有再介入,也没法介入,人家是独立的国家。宋襄公与诸侯各自回国,鲁军也悄然撤退。
太子昭继位,合情合理,大臣们竭力拥护,但是,几位公子内心还是不服。大家都是庶子,都得到过君父的允诺,都有资格;而且,大家收敛父亲尸骨,他却逃跑在外,凭什么他回来当国君?
现在,宋国大军已经撤退,他们再次联合起来,攻打齐孝公。
刚刚即位,人单势孤,齐孝公没有绝对的实力控制齐国朝堂。在大臣的帮助下,他只好悄悄出城,再次逃到宋襄公那里,请求援助。
即位一场,全成闹剧。
宋襄公刚刚回国,听了齐孝公的哭诉,非常愤怒。诸侯军队已经回国,无法仓促召集,于是,他独自率领宋国军队,再次进攻齐国。
齐国剩下四位公子,不甘束手就擒,各率本部人马,与宋军对峙。
宋国是正规军,经过训练,摆成阵势杀气腾腾。四位公子的人马,良莠不齐,各怀心事,也没个阵型,不少人都在观望,私下里考虑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打不过——逃。
5月,宋军大败四公子的军队,送齐孝公回国即位。
这次齐、宋大战,不知为何,北狄前来救援,结局并没有记录。
8月,齐孝公的位置终于安稳了,正式安葬父亲齐桓公。至此,一代霸主的灵柩,已经停放了九个月,赶上周天子的待遇了。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