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之后,读一读这份清单,真是百感交集。战争,给百姓带去的灾难,是毁灭性的;战后的百孔千疮,全都展现在这份清单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更糟糕的是,或许惊吓过度,或许一路疲劳,没过多久,戴公申竟然病逝。
虽然在位时间短暂,但危难时期立国,兢兢业业,给他谥号为‘戴’。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记载:公元前660年,卫戴公元年。
这一年,是他的开始,也是他的结束,实际在位时间不到一个月。
他的死,把卫文公燬推向前台。
据《史记集解》记载,他原名辟疆,有一次去周王室朝拜,周王使者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叫辟疆,使者当时就禁止他朝拜。为什么?使者大声说道:“启疆辟疆,是天子的称呼,诸侯没资格用。”
这纯是霸王条款。卫文公不敢抗拒,只好挑了个差点的字‘燬’,作为自己的名字,这才得到接见。
这次灾难,让卫文公吸取教训,率领剩下的百姓,励精图治,让卫国逐渐走上正轨。他即位第一年,兵车三十辆;二十五年后,当他去世的时候,卫国兵车已经达到三百辆。
卫文公是个明君,遗憾的是,在晋文公重耳身上看走了眼,后来害得卫国差点被灭。
邢国、卫国的灾难,齐桓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春秋》没有明着谴责他,只是含蓄地隐去他的名讳,讽刺他没有及时救援,根本不像个盟主样。
此时,北狄的猖獗,给中原带来巨大灾难,若非齐桓公,中原不知会被蹂躏成很么样。不过,齐桓公终究没有灭掉北狄,这个艰巨的任务,留给了后来称霸的晋国。
公元前659年夏,齐桓公把邢国迁往夷仪,史称‘城邢’。公元前658正月,齐桓公发动诸侯,在楚丘(今河南滑县东)给卫国筑城,史称‘封卫’。
‘城邢封卫’,成为齐桓公霸业中的一大功绩。
他重新给了邢国土地,并且把卫国封在楚丘(今河南省滑县东),这本身也不合礼制,因为只有周天子才有资格分封诸侯。
但他依然得到诸侯的认可,因为他的作风合乎道义。
说实在的,救燕存鲁,齐桓公做的非常到位,像个真正的盟主;城邢封卫,都是在惨剧发生之后才出手,直到最后也无力恢复邢、卫的都城。
还好,有管仲帮他收拾残局,虽然不能及时救援,但是毕竟做好善后。把一件糟糕的事,转化成千古美谈。
‘城邢封卫’之后,邢国人过得非常舒适,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乡一样;卫国人呢?过得也非常开心,忘记了国家的灭亡。这就是史书所说:邢迁如归,卫国忘亡。
齐桓公的威名更加远扬,但是,他根本没想到,自己去世不久,卫文公燬就灭了邢国。
管仲,关键时刻,总能扭转败局,这种人才,太稀缺,太宝贵了。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